第364章 真正终章(2 / 2)

“南蛮子狡猾如狐,会同意的。”铁木真眼底闪着精光。

嘉佑三年夏,铁木真派使者出使洛阳,请求将火药和铁器列入榷场交易,大宋摄政太子允之。

是年秋,铁木真以牛羊交易得第一批火药和铁器,金国遣使者过问。双方谈判破裂,姻亲之盟不宣而破。

完颜宗望南征前病倒,于次年病逝,金兀术战败被杀,金国便失却了两位最能打的皇子。六王爷完颜洪烈至今囚于汴京,并且得到大宋朝廷允许,在汴京娶了一位民女为妻,早已经没有了最初的雄心壮志,年纪轻轻便享受起了天伦之乐。

金帝年迈,连续失了最能打的完颜宗望和金兀术,虽然不乏战将,却无一人比得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儿子。这对盟友自开战后,金人是节节败退。

为了满足战争需要,蒙古与大宋增加了交易的榷场。大宋通过与蒙古的贸易和内部经济发展,开始着重发展科技,争取边军装备五年就能换一轮,将边境防御地密不透风,却轻易不参与两国战事中去。

江湖太平多年,边境也勉强算得安稳,夏祈音并没有插手朝政之事。在亲朋陆续破碎虚空而去后,夏祈音开发出了新的兴趣。

夏祈音以移花宫宫主的身份牵头,联合福康公主、翠屏郡主等贵族女子和神水宫少宫主司徒静、南寨大小姐伍彩云等人组建了一个妇女儿童保护协会。

实际上这个想法,夏祈音在神水宫就有了。

若非神水娘娘爱漂亮的女孩子,夏祈音或许都要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神水娘娘出面了。但虑及神水娘娘不好掌控,夏祈音才改了注意,为司徒静讨一个出入自由,打下了为神水宫的女孩子争取权益的第一步。

人的底线是一步步试出来的,就如当初邀月对她一样,只要有司徒静开了头,神水宫的女孩子想要自由就不再是梦。夏祈音不仅要帮助司徒静她们争取自由,还要带着她们去保护更多被迫害的女孩子。

妇女儿童保护协会的宗旨是保护女性和儿童远离暴力,给予他们生存权。同时尽可能为女性和儿童提供接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学习自力更生的本事。

夏祈音发动的这些女子不是有钱有权就是有武功有势力,因为这个协会的出现,江湖上的侠女走路时,头都抬高了几分。加上太子赵昉摄政后,大力发展工商业,鼓励女性走出家门,做工补贴家用,社会对女性的束缚逐渐减少。

有句话说得好,越没用的男人,越喜欢打老婆孩子。若大宋走下坡路,一日不如一日,想要提高女性地位,那是痴人说梦。

可如今大宋走的是上坡路,社会需要更多劳动力,更多的女性得以走出家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女性的收入增加,再想从思想上打压她们就没那么容易了。什么裹小脚之类的陋习,刚一冒头就遇到了暴风雨般猛烈的打压,朝廷明文规定裹小脚与人为制造福手福脚同罪。

嘉佑三年冬,妇女儿童保护协会经过多年发展已步入正轨,协会由福康公主担任会长,翠屏郡主、司徒静、左明珠担任副会长。

夏祈音静极思动,说是忆起与纤月苍龙轩的师父春日水心尚有一个樱花之约。又说神仙小学堂的孩子们读书习武多年,也该出去走走了,传信白玉京和已经出江湖游历的少年们,要花无缺、江十美兄弟、侄子萧峰以及慕容复、托雷等年轻人于港口汇合,乘船前赴东瀛。

这些年大宋与东瀛的贸易往来频繁,海运发展迅速,朝廷为此还组建了海军。夏祈音要出海,港口立马就能够为她安排合适的船只。

夏祈音到了东瀛后恰逢樱花盛开之时,她邀请东瀛大宗师春日水心一战,引得东瀛武士争相观战。

两人与樱花林中比武,夏祈音以三招无招之招破春日水心的刀势。那一日满天飞舞的樱花就此镌刻在了所有观战者的脑海中,一时之间门,夏祈音为东瀛武士奉为神女,其持剑立于樱花之中的肖像传遍了东瀛武林。

消息传回中原,李布衣忆起与夏祈音关于东瀛的谈话,心悦诚服。

夏祈音击败春日水心,又令花无缺、江十美、萧峰以及慕容复出列。介绍四人名字、师承、年岁,放言在十日之内,凡是不到而立之年的东瀛武士击败四人之中任意一人,便赠以自己的击败春日水心绝学。

然十日之中无人挑战成功,四人跟随夏祈音一同名扬东瀛。

夏祈音从东瀛返回中原后,闭关三个月,将诸多武学感悟记录成册,放入了白玉京密阁。

夏祈音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决定将移花宫托付给了曲无思、左明珠,令其二人为移花宫大宫主和二宫主。这两人一个武功合格,一个善于经营,能够守住她两位师父留下的东西。移花宫的宫规已经修改,两人便是做了宫主也不耽搁成亲嫁人。

至于神仙会自有赵昉做主,夏祈音只是将年轻一辈中出彩的弟子列成册呈送给赵昉,便不再过问。

嘉佑五年秋,无情与夏祈音先后向赵昉辞行,就此绝迹江湖。有人说两人少年生情结伴退隐,亦有人两人并非一起离开,众说纷纭。

不久后,江湖传言夏祈音携弟子岳镇恶赴无情之约,一道白光将三人笼罩后消失。三人疑似破碎虚空,飞升而去,然又有人质疑岳镇恶天赋不及师姐曲无思,缘何能够破碎虚空。

唯一有可能知晓真相的赵昉,又无人敢向其质问。诸般传闻之中,两人去向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嘉佑十年,官家驾崩,太子赵昉正式登基称帝,于次年改元天佑,册封长子赵琚为太子。因官家驾崩前,已经将政务悉数交托太子,朝事并无变动。朝政安稳过渡,官家的丧仪亦十分隆重顺遂。

天佑二年,大理政变,大理皇帝段延庆和皇后刀白凤被权臣软禁。

求学于白玉京的大理小太子段誉以向大宋称臣为条件寻求朝廷的相助。大宋出兵护送小太子返回大理,政变平息后,段延庆携皇后刀白凤退位。朝廷册封段誉为大理王,派官员前赴大理代大理王治理地方。

天佑七年,大理王段誉及冠,官家派苏轼为其加冠。段誉加冠后,向官家求娶一同在白玉京求学的公主。官家允婚,将公主下嫁,命段誉为大理知府,携公主返回大理,治理地方。

段誉自幼学于神仙学堂,文武双全,又不失仁孝,治理大理十分用心。其在位时,大肆发展文教,加强了大理与朝廷的联系。因有朝廷、段氏和摆夷族的支持,退皇位为王的段誉反不似父祖一般沦为权臣的傀儡,而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大理王。

天佑八年,铁木真的铁骑却已横扫东西,此时金国已覆灭多年。多年征战,让这位成吉思汗的身体每况愈下,不得不将在外征战的儿子召回。按照蒙古人的习俗,成吉思汗将汗位交托给中原学成归来,已经接手政务的嫡幼子托雷,其他儿子则被封赏了更远的汗国。

同年,萧远山以年迈为由,向朝廷请辞。官家接收其辞呈,令其子萧峰承继爵位,继续坐镇北衙。:,,.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