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车企有钱了,心思就开始多了(2 / 2)

特别是发动机的研发,不是几个月就能完成的。

但是已经有了成功的模板在那里,需要耗费的时间也是大大的减少了。

今年搞不出来,明年还是有可能搞出来的。

那么后年开始的车型,肯定就有不少都是搭载了各个厂家自己的发动机了。

“这个趋势肯定是这样子的,不过只要我们的发动机产品的性能一直遥遥领先,业务哪怕是没有办法继续爆发式增长,也不会那么快下跌的。”

“国内想要生产汽车的企业,可不是只有长城、奇瑞、比亚迪几家,那么多的车企,哪怕是每家从我们那订购个十万八万台发动机,一年下来也是非常可观的。”

“当然了,你说的事情,我们也确实是不能完全不管。”

“你可以做几个方案出来,看看应对不同的情况,我们今后准备怎么去跟人家合作。”

“这个世界不是只有黑色和白色,中间还有很多选择留给了我们。”

曹阳知道发动机是不可能吃独食的。

反倒是变速箱这一块,很可能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占据国内大部分的市场。

到时候国内销量两千多万的时候,哪怕是只有三成的汽车安装了南山变速箱的产品,那也是非常吓人的一个数据了。

“那倒也是,我回去整理几个方案出来。”

“像是比亚迪和奇瑞这些准备使用自己的发动机的客户,我们在产能供应和价格优惠方面,跟长安汽车这种长期合作客户,将会体现一些区别出来。”

“除此之外,我觉得法务部也要做好跟他们起冲突的准备。”

“如果有哪个客户直接把我们的技术拿过去,然后把我们踢出局的话,那是绝对不能纵容的。”

曾婷婷虽然也知道发动机这种生意,不可能一直不断扩大业务。

但是已经拿到手的订单,慢慢的要被各个主机厂自己的工厂抢走,心里面肯定是不舒服的。

“我们推出来的产品,基本上是现阶段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品,今后我们顶多再在这些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一次技术更新,然后就可以考虑全力的转型去做混动发动机和电动车了。”

“短时间内,各个主机厂哪怕是自己去搞发动机,想要做的比我们更好,也是很难的。”

“至于三五年之后,那个时候我们也是有新一代的产品跟他们竞争。”

“到时候,我们也可以结合汽车之家和微博等渠道的营销措施,让一直使用我们的产品的长安汽车等客户的销量,超过其他转型自己生产发动机的车型。”

“甚至在互联网上也可以展开一些舆论攻势,告诉消费者人家的新车型已经没有使用南山的发动机,需要注意质量问题。”

曹阳一点都不慌。

他有不少的方法可以对付那些想要摆脱南山集团的客户。

虽然自力更生,自己研究发动机,是自主品牌努力的一个体现。

但是曹阳的格局可没有那么大。

华夏已经有南山集团这么一家公司可以提供先进的发动机产品,站在更高层次的角度去看,其他企业继续投入大量的资金搞发动机研发,意义其实也没有他们自己标榜的那么大。

当然了,大家的立场不一样,这也是没法说谁对谁错。

只能说是商场上,各凭本事咯!

“枪打出头鸟!”

“杀鸡儆猴!”

“曹总,我觉得到时候还真是要好好的在这方面下一点功夫。”

“当然了,我们肯定也不能落了话柄给其他公司。”

看到曹阳那么淡定的表现,曾婷婷松了一口气。

然后继续说道:“现在有一些客户在试探性的咨询我们有没有可能出售3.0t的发动机,我暂时都还没有给出直接的回复。”

“您看这个问题,我们后面需要如何应对呢?”

大红旗今年在国内的市场表现还不错。

虽然没有办法跟紫微星比,但是跟以前的红旗高端车比起来,已经很优秀了。

自然而然的,也有一些其他车企有了新想法。

“这两年暂时不考虑这个问题,等到后面星辰汽车彻底的站稳了脚跟再说。”

曹阳很是直接的给出了答案。

大红旗走的是高端路线,3.0t发动机卖给他们没有问题。

要是其他一些品牌力不够的车企也在用这款发动机,对紫微星的销量来说,显然不是好事。

“那我到时候就报一个非常高的价格,让他们自己放弃咯?”

曾婷婷倒也是很清楚应该怎么去跟客户打交道。

直接拒绝的话,肯定是有点不合适的。

不过我报一个天价的话,你就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

大家的情商都是不低的。

……

国内需要外购发动机的,基本上都是自主品牌。

各个合资车企几乎都是有自己的发动机工厂。

这种情况下,连技术水平最高的南山发动机都面临着客户的一些小动作,像是航天三菱这样子的发动机厂家,日子就更加艰难了。

“陆桑,华夏的汽车市场这几年都在快速的增长,但是公司的营业额已经连续几年没有上涨,甚至还有所下滑。”

“原本我们以为去年下半年推出了新一代的发动机之后,这个局面会慢慢的改善。”

“但是今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3个季度了,可是好转的局面并没有出现。”

“你们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种局面吗?”

销售部长米川太郎的心情有点不好。

公司的业绩不好,他想着回国高升的梦想,就越来越难实现了。

本来派驻到华夏,就是有点发配边疆的意思。

你要是没有取得非常过硬的成绩,是不要想着回国后能够升职的。

“米川,这几年各个自主品牌推出来的新车型,基本上都是用的南山发动机的产品。”

“他们从1.0t到2.0t,各款发动机的性能都非常的先进,油耗还比我们要更低。”

“甚至成本方面,也跟我们同级别的发动机不遑多让。”

“这种情况下,要让他们加大从我们公司购买发动机,是非常困难的。”

陆斌自然也很清楚公司目前面临什么局面。

他天天跟长城、奇瑞、吉利、西风汽车等客户打交道,对于客户的各种动作也是比较清楚。

在他看来,航天三菱这几年能够稳住销量,已经不错了。

再过个几年,说不定就要大幅度的下滑了。

所以这段时间,他开始想着跑关系,看看能不能调任回集团任职。

“你说的情况我自然是知道的,但是我们得想办法让客户知道发动机这么重要的零部件,如果都从南山集团购买的话,风险其实是比较大的。”

“特别是他们的变速箱也是从南山集团购买的,这一辆车辛辛苦苦的生产出来,其实都是给南山集团挣钱了。”

“这两年我们在导入新一代产品的同时,也是做了不少的降本工作。”

“只要他们扩大购买发动机,我们是可以提供更优惠的价格的。”

这个时候,对米川来说,销量比利润更加重要。

利润多一个点,少一个点,很多时候成绩并不是那么的明显。

但是销量多一些和少一些,却是非常直观的数据。

“你说的有道理,发动机这么重要的零件,一直从一家厂家购买的话,风险很大。”

“所以现在长城汽车、奇瑞汽车和比亚迪等公司,都加大了自主研发的力度。”

“根据我打听到的消息,从明年底开始,他们就会陆陆续续的提高自产发动机的比例。”

陆斌这么一说,米川太郎沉默了。

各个车企都已经自己搞发动机了,那岂不是说以后从航天三菱购买发动机的可能性更低了?

“米川,三菱的发动机技术是非常不错的,我觉得如果你真的想要扩大业务,那就要想办法说服三菱总部将最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导入到我们工厂。”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技术合作的方式,来跟一些厂家商量合作。”

“到时候一部分发动机由我们生产,一部分发动机我们授权技术使用之后,挣授权费。”

陆斌很是大胆的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

不得不说,这个建议从理论上来说,还是非常有可行性的。

但是米川太郎听完之后,却是对这种操作没有信心。

三菱作为一家东瀛企业,一直都是不愿意把最先进的技术带到华夏来。

甚至很多东瀛企业都是这样子。

在华夏工厂生产的产品,都是技术落后的产品。

哪怕是竞争再激烈,顶多也就是生产跟东瀛一样水平的东西。

要把还处于研发之中的最新技术导入过来,那可是比登天都还难。

斟酌了一下用词之后,米川把自己的见解跟陆斌说了一下。

“华夏已经有南山发动机这种掌握全球最先进发动机技术的公司了,如果我们公司不想那么快就开始走下坡路,要么就引入最新的技术,要么就是大幅度的降价,依靠成本优势争取一部分订单。”

米川:……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