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北渡克里木(2 / 2)

从沙赫库鲁叛乱的起始,他就认定这起宗教暴乱并非是孤立事件,萨法维王朝无疑是这些什叶派异端的后台,对付叛军不仅要着眼于国界内,还有放眼远处的庞然大物。萨法维教团支援在奥斯曼的追随者可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秘密。

作为特拉布宗总督,他亲率兵马围剿这些远在天边的叛匪费力不讨好。况且沙赫库鲁本就只是棋子,关键在于棋手,塞利姆决定将有限的注意力用于打探伊朗的军情。

大量军需物资的转运和囤积下意识引起了塞利姆的注意,特别是在农业经济得到一定复兴的两河流域,大量的粮食产出都被官府以固定的价格强制收购并直接转运至迪亚巴克尔。

得知此重要情报的塞利姆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战争的阴云已近,若非沙赫库鲁煽动什叶派叛乱,那么众人还能自我安慰伊朗是在觊觎更加富庶的沙姆和埃及。

况且他能很明显地察觉今年进入小亚细亚的伊朗商队断崖式减少,与萨法维宫廷有所关联的商人都不再出现在奥斯曼的巴扎。例如因为缺乏生丝,丝织中心布尔萨的作坊几乎近半停工,除了开战,他想不到有第二种情况可以让一国之君和御用商人选择这一双输的方案——货物卖不出去远比被敌国没收要强。

他可以利用在官僚和军队中的影响力来拖延帕迪沙和两位兄长的动作,可不知何时击鼓西进的伊朗大军却是无法施加任何影响的。

可以说正是易卜拉欣推动了奥斯曼继位斗争的激化。

“我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危险已经迫近,唯有结束内乱才能拯救至高国。”塞利姆准备将早已在脑海中成型的计划付诸实现。

阿尔斯兰心领神会:“殿下,港口的商船和战舰足够装载您和一支可观的军队横渡黑海,如果您需要,臣立马就安排。”

“你去吧,阿尔斯兰贝伊。”屏退亲信,塞利姆拉开书桌抽屉,其中码放着从卡法来的信件,苏莱曼自就任以来每周都会和他通信。他一份一份地拿出最近送来的几封,又重新阅读一遍。

苏莱曼的成长令他欣慰,作为仅接受过良好教育,却无任何执政经验的贵胄能在幕僚的帮助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将一省的军务政务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且还没有忽略与克里木鞑靼人的外交。

如今他可以确定宝贝儿子现在就能为他提供助力,越早参与军国事务对苏莱曼越有裨益,到时候储君继承班底、执掌政权就能顺利得多。

这样想着,桌上这封要送到卡法的信也已经写好,等墨水干透就由信使乘小船送到卡法总督手里。他不想搞突然袭击这一套,能在父子见面前就让苏莱曼理解现下局势最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