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虚假的和解请求(2 / 2)

相比于遭重创而衰落的开罗及黎凡特诸城,征服者斥巨资建设的都城更为宏伟,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易卜拉欣没有费心修建伊斯法罕的城防工事,并不存在一堵能包裹全城的城墙。

这被理解为一种自信,伊朗沙赫尔如日中天,建国以来未尝一败,谁有能力攻至帝国最腹心处的伊斯法罕来?

哈伊尔贝伊连连说道:“您的臣下都十分称职,所作所为并无不妥。”

接着他将话题引向圣地,按理来说这没有什么争议,两国的朝圣者可以在对方国家的领土上合法旅行,至麦加和耶路撒冷朝圣的萨法维臣民不少,也有从黎巴嫩山出发至卡尔巴拉乃至马什哈德朝圣的什叶派。

然而圣地监护者这时却想在此时特地彰显一下特殊地位:“朝圣之路如此繁盛是件为真主所喜的好事,但我方就此事有几个建议,希望您能耐心听一听两圣地仆从之言。”

最重要的便是宣示主权,不要绕过开罗与麦加谢里夫接触,自行捐赠财物什么的都不太好呢,如果沙赫或是某个伊朗显贵要慷慨解囊,那最好提前和朝觐埃米尔报备一下。

并且在萨法维教团的影响下,来耶路撒冷和两圣城朝圣的伊朗什叶派有不少狂热分子,常与本地的逊尼派群众及乌理玛发生冲突,希望易卜拉欣这个“完美导师”能发挥一下宗教权威约束信徒,不要在圣地乱搞,小心以后可能会迫于群众压力不向什叶派开放。

而后哈伊尔贝伊又表示哈里发认为两派应该和解,只要万王之王愿意,什叶派的教法学派贾法里可以被接纳为与沙斐仪、马利克、罕百里和哈乃斐并列的第五大教法学派,此举无疑可以缓和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的关系。

易卜拉欣慢慢地将和善的笑容换成了核善的笑容:“贵国如此隆重地派遣阁下出使我国,就是为了挑衅我么?圣地是属于全乌玛的,开罗的那个苏丹有什么资格要求其他穆斯林不准朝圣?”

至于第五学派,对于易卜拉欣来说就是自降身份了,在场的乌理玛直接就此问题加以攻击,偏偏埃米尔并非神学家,根本无法在现场与什叶派学者辩经,只能单方面承受火力。

现场气氛突然变得针锋相对,哈伊尔贝伊见势不妙,只好请求结束今日的觐见,原先还想赐贵客吃席的万王之王气得直接取消这一安排。

喜欢太阳与雄狮请大家收藏:太阳与雄狮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喜欢太阳与雄狮请大家收藏:太阳与雄狮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