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斑驳景 四(2 / 2)

红楼沉浸式围观 则美 11709 字 2023-05-15

刘姥姥看看趴在王熙凤背上的女孩,是个长的白白嫩嫩的小姑娘,养的和年画上的仙童一样,心里看了就喜爱。想了想就说“这个正好,就叫做巧姐儿好。这个叫做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依我这名字,必然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遇难成祥,逢凶化吉,都从这巧字儿来。”

王熙凤品着这名字,顿时笑容满面“到底是您老人家见识多,就叫巧姐了”

刘姥姥笑起来。

王熙凤拍着怀里的孩子,“我们家这几个孩子,老三家的萱儿和桂哥儿生的日子好,特别是萱儿,生下来的时候都说是个吉时,我的荂哥儿也算的上是沾了个好时候。就是巧姐儿和老三家襁褓里的哥儿,他们姐弟两个人生的日子古怪了些。巧儿生在七月初七,那边的哥儿生在五月初一。”

刘姥姥听了“初一,还是五月这日子凶了些。要请大师看看八字,起名字要特别上心才行。”

“是啊”王熙凤说“刚生下来没到满月就生了水痘,把他父母折腾的瘦了几斤。我们老太太的意思就是先不起名字,慢慢养着。”

“就该这样大户人家的哥儿都是起名字晚我年轻那会去过一户人家,家里的孙子病歪歪的,就不敢给他起名字,只做女孩打扮,家里也是称呼他姐儿姑娘。后来听说养到了十几岁了,还是做女孩打扮。”

刘姥姥说到这里,王熙凤突然想起昨日晚上和芳丫头一起聊天,说刘姥姥年轻的时候也是出入大户人家的,只是家道后来没落了,要不然她也不会表现的如此游刃有余。

王熙凤就问“您早些年,许是去过我们家也就是王家的”

刘姥姥点点头“去过,板儿他们祖上和尊府连宗,当时板儿家也是大户人家,我们家也有些钱财,门当户对才嫁了姑娘给板儿他爹。板儿上面还有哥哥姐姐,没养住,这才余下他和青儿。”

刘姥姥陷入回忆中,对王熙凤说“我去你们家的时候,板儿他们家已经快不行了,虽然连宗,但是板儿家的主心骨没了,再上门去就是打秋风了。那时候这府里的太太还是那时候的小姐,我是不常见的。拜见的就是令堂和二太太。”

这个二太太是王熙凤的婶子,小姐就是没出嫁的王夫人。

王熙凤是从小没了父母,对母亲都忘的差不多了。

如今做了母亲,再想想自己的母亲,忍不住长叹一口气。

刘姥姥就说“我前几次去的时候,令堂身体已经不行了,接着板儿家就卖了城里的房子搬到乡下去了,我跟着去了乡下,就没脸再去登王家的门,后来听说大太太生了姑奶奶你,没多久就听说她去了,我还哭了一场,唉”

王熙凤也只能再叹一口气,打起精神说“可见咱们是有缘分的。”

外面丰儿打起帘子进来,跟王熙凤说“奶奶,萱姐儿来了。”

巧儿一下子来精神了,大喊着姐姐姐姐,在榻上蹦跳起来。

蘑菇还是一身男装,头上用了束发金环,走进来的时候昂首阔步,和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没什么两样。

蘑菇先给王熙凤和刘姥姥见礼,这才上去抱巧儿下来。

王熙凤说“你妹妹如今有名字了,刚才是刘姥姥给她起的,名字叫巧儿,往后别再叫妞妞了。”

蘑菇躬身应是,牵着巧儿的手跟刘姥姥说“我听说您今天要走,就来送送您。”

刘姥姥赶快站起来“当不得当不得。”

王熙凤也纳闷,跟刘姥姥说“这是想送你呢,往日可不见懒丫头这么勤快,来了客她还不爱搭理呢,今儿既然是特意来送,就让她送您出门吧。”

这时候外面鸳鸯来了,把一些常用的丸药和方子送了来,里面还有老太太没穿过的衣服。跟刘姥姥说“这是亲戚送的,老太太不穿人家送的衣服,放着可惜了,您拿回去自己穿送人都使得。”

还有不布料荷包,老太太院子里大家凑的金银锞子。

除了老太太院子里的东西,还有不少王熙凤和平儿准备的,像是一些点心饽饽,绒线布匹,衣服银两,加起来也准备了半炕。

这时候平儿拿来两个包袱,身后跟着金钏。

平儿拿着包袱跟刘姥姥交代“除了我和奶奶给您包的几两银子,这里有一百两,一个包袱里有五十两,是太太给的,太太说叫你拿去,或者做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

每说一样东西,刘姥姥在一边感谢一声再念一声佛,最后这一百两银子,刘姥姥顿了顿才连番感谢,又念了几声佛。

她是个很有生活智慧的老人家,听出王夫人的意思了,拿着这一百两走人,日后别上门了。

蘑菇看了一个现场,无声的叹口气。

这时候婆子说马车到二门外了,平儿立即拿了一个包袱来,里面是几件她的旧衣服,就对刘姥姥说“这是我的几件衣服,都是旧的,虽是旧的,我也没常穿,你要弃嫌,我就不敢说了。”

刘姥姥感激不尽“看姑娘说的,这些东西就是拿银子也没地方买去。”

说完转身对抱孩子的王熙凤说“姑奶奶,我家去了,姑奶奶保重,照顾好哥儿姐儿。”

说着哭出来,拿袖子抹眼泪。

王熙凤笑着说“姥姥慢走。”

蘑菇就嘱咐巧儿“你在这里和你妈妈待一会,我去送送,等会就回来了。”

院子里有媳妇婆子来帮忙搬东西,一群人把刘姥姥送到垂花门,蘑菇帮着把东西放到车上,她力气大,还很灵活,放好后还把板儿举起来塞进了车里。

刘姥姥看她还要再送,就劝她“使不得,再走就到街上了,姐儿快回去吧。”

蘑菇说“不碍事,我为了送姥姥特意穿了一身男孩的衣服。”

说着催着小厮牵车,送刘姥姥到角门那里。

刘姥姥的头从车里伸出来,就说“萱哥儿回去吧,我走了,替我谢谢老太太和姑奶奶。”

蘑菇看着车出了角门,就往外走了几步,对着远去的马车挥挥手。

这时候她发现门口站了几个人模狗样的人。

这些人也在打量她。

蘑菇如今年纪不大,正是雌雄莫辩的时候,她英姿勃勃,穿着男装没一点闺阁脂粉的样子。抬头看人的时候眉目凌厉,谁看到都要称赞一声这是个英姿勃发的小公子。

里面跟着出来的媳妇提醒她“哥儿,把姥姥送走了,咱们回去吧,该读书了,您今儿少打了一套拳,不是说等会补上吗”

蘑菇抬手阻止她们说下去,压低声音语调慢慢的说“不急,这是哪儿来的客人我做主人的,看到门口有客,怎么能不问问”

这些人立即弯腰下拜,蘑菇问“各位是哪儿来的贵客来我们贾家有何指教”

其中一个领头的笑着说“蒙这里的主人垂问,我等来这里是拜访贵府二老爷的门客,并非是府上的亲眷。”

蘑菇听父亲说二老爷的清客们在收受贿赂的事儿,虽然对这其中的算计不予置评,但是人家都快贿赂到门上了,这哪能成将来朝廷问起来,人家说是在荣国府门外给的钱,这就好比黄泥落进里,它不是屎也够恶心的

蘑菇眉头一皱,问:“找谁”

又侧头跟后面的门子说“今儿你们当值的头儿是谁叫来见我,怎么半天了没通报到,传出去了还以为咱们家把这一些来客分了个三六九等,非要看一个眉高眼低。”

这些人看他年纪不大,在这里颐指气使,就知道这是府里正经的主子,都不敢喘大气了。

没一会一个中间男人跑了来,点头哈腰的说“小爷儿,不敢怠慢这些贵客,刚才小的就打发人跟里面说了,这几位是来找卜先生的,卜先生刚才说晚会来。”

蘑菇存心要把这火拨一拨,就说“往里面再传,问问卜先生什么时候出来再派人去跟二老爷的常随们问问,看二老爷今日在哪儿是衙门里还是家里这位卜先生又是有什么大事儿,非要让客人在门口等半天”

门子们拔腿跑后面去了。

这些来客也品出点意思了。

看来大家来干嘛的这些主人不知道,或者是这主人年纪小,还不知道。

今日不是休沐的日子,男人几乎都去衙门了。门口的事儿很快传到了王夫人的耳朵里。

王夫人正在念经,突然听到这个事儿,就问“萱姐儿怎么到了门口去她不是一直在园子吗”

彩霞说“听说今日刘姥姥走,她去送人呢。”

“送人就一直送到大街上真是不像话。劫数,劫数啊”

王夫人这时候急了起来,要是收钱的事儿被萱儿撞破了,肯定闹的两房皆知,大老爷那人肯定抓着这事不放,死咬着不松口,而且自家老爷也不知道收钱这回事儿,必定会大怒,到时候事情可就难收场了。

她这会第一反应是“让卜世仁去外面把那些来跑官的给带走,别在这丫头面前说破了,我想想这事儿怎么遮掩。”

她心想想着,家里不安全了,看来必须让这些人去新院子那里去了。

如果去了哪儿,自己要经常出门才行,看不到银子不放心啊 ,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