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听丧音(1 / 2)

红楼沉浸式围观 则美 18450 字 2023-05-15

八月荣国府老太太过寿, 荣国府接待女客,宁国府接待男客。接着就是中秋, 中秋的东西还没收拾呢, 就到了九月初三。

九月初三已经到秋天了,天气慢慢转凉。秋高气爽的时节宁国府光是寿宴就一直摆到了九月底,除了酒席的花销, 连着唱了大半个月的戏, 花出去的银子跟流水似的,各种人来客往,认识的不认识的, 带着寿礼上门说一句吉祥话就能入席,每日客似云来, 显出家族赫赫扬扬, 也证明了宁国府财大气粗。

转眼进了十月,十月下旬天气已经很冷了。

有个叫做刘姥姥的来家里找周瑞。

刘姥姥是个村里的老妇人, 带着一个小孙子来到了门前,问门口的小子们“我找周大爷, 周大爷是不是在这里当差”

小子们被云芳三番两次的告诫不许飞扬跋扈, 宰相还有几门穷亲戚呢,凡是来的,无论贫穷富贵都要笑脸相迎。

门口穿着青衣小帽的门子下了台阶来到刘姥姥跟前“老人家,找哪个周大爷”

刘姥姥说“二太太的陪房周瑞。”

“他啊, 早不在我们家了,送回王家去了。您找他干什么呀”

听说这是二太太和二奶奶娘家的亲戚之后,门口的小子说“我们给你往里面说一声,见不见的我们就不好说了,您老人家等着吧。”

刘姥姥赶快谢他们。

这事儿直接报给了平儿。平儿拿不定主意, 又跟王熙凤说了。王熙凤听了之后,心里面也疑惑,这是那门子穷亲戚

又打发人去问王夫人。

王夫人一听,就说“昔日祖上是有连宗,不过久不来往,让二奶奶看着办吧。”

王熙凤听了,想了一会,救济穷亲戚花不了几个钱,她如今也有钱。就跟平儿说了一句“请进来吧,到底大老远来了一趟,也不能让人家空着手走。”

打发了刘姥姥之后,王熙凤也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过了两三天,就跟一起玩牌的珍大奶奶李纨云芳说起来这事。

李纨就说“ 二十两银子不是什么大钱,能帮一把是一把,咱们手里能漏出去一点就够他们过大半年的了。”

云芳就说“人这一辈子真的是说不清楚明天在哪,我听说二嫂子的话,那位刘姥姥也是见过世面的,要不然一般人还真不敢登咱们这样的门。”

王熙凤打出一张牌,用手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虽然言语听着是俗了的一点,但是也确实是个人情世故通透的老人家,不是个怯场的,以前也应该是出入过高门大户的人物,只是老来受贫,到底是令人心酸了些。”

珍大奶奶接着说“你们这边还好,我们那边是没少管这些日子过的艰难的穷亲戚。咱们家家大业大,子繁叶茂,也只有咱们这两支过的日子好一些。其他的经常去府里面打秋风,远的不说,前几天瑞大爷病了,要喝独参汤,他爷爷一把年纪,颤颤巍巍的来找我们大爷讨要,唉,看着也是心酸啊”

李纨说了一句“我记得也来我们这边讨过,不说他们一家,后面的修太爷家也常常来,他们家有个儿媳妇,也是常年卧病在床。给他们了吗瑞大爷是怎么回事怎么病得这么严重”

云芳看了一眼王熙凤,王熙凤恰巧也看了一眼云芳。

九月里,宁国府摆寿宴,最开始的几天贾家人齐聚一堂,贾瑞就对王熙凤起了心思,所以贾家的子弟中,贾珍和贾瑞被贾瑭点评“珍禽瑞兽”,合在一起就是一对禽兽。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有人上进,有人下作,真不是一两句话能形容这个家族的。

王熙凤自己想法子把贾瑞捉弄的受了风寒下不了床,继而缠绵病榻,事情算是及时的捂住了,不至于闹的全家都知道。至于贾瑞死不死心,估计也只有贾瑞自己知道。

云芳微微一笑,王熙凤就知道自己办的这点事儿瞒不过她。

珍大奶奶没发现王熙凤和云芳之间的眼神官司。

“给了,唉,不给又于心不忍。他们老两口没了儿子,只剩下这么一个孙子,看得跟眼珠子一样。虽然不争气,但是也不能让这个孙子没了下场,要不然他们老两口怎么办

这事儿我们大爷也不管,他们来求我,我就说家里面有,是给儿媳妇备下的。如今给他们一些,给的不多,请他们担待,先拿着回去用,不够了我们再想法子,毕竟我们家也有一个病人需要天天用参,不能给他们太多。

一说起我们家蓉儿媳妇儿我就发愁,我跟你们说,她娘家的老父亲也病了,他兄弟来了几次,也是讨要银子药材。

儿媳妇又因为这事儿平添了一股子症候,本来就想的多,可他那个兄弟偏偏什么话都说,什么家里没银子了,老爷子没钱看病啊,求姐姐可怜可怜老父亲啊有些话不该我说,可我又忍不住,我就觉得她那个兄弟有点不成样子。

我跟我们大爷说,不如派蓉儿去瞧瞧亲家老爷到底是怎么回事,有病治病。有病了,这个大夫不好再换一个高明的大夫,不是说不给治,该用什么药咱们用,不是不给用,让大夫说,大夫开什么方子咱们抓什么药,我从没听说过药是能随便吃的。他一个小孩子天天来,亲家的病也不见好,拖下去再出事儿怎么办。

可偏偏我们大爷不派人去,每次她那个小兄弟来,要多少银子给多少银子。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总觉得他那个小兄弟把亲家当成了摇钱树,动不动就打着老爷子的名号来要钱。”

说完叹了一口气。

说完之后,大家都安静了。能让这位这么评价,估计秦氏的弟弟也真的是好不到哪儿去。

李纨和王熙凤能猜的出来,怕是秦氏的弟弟在勒索,贾珍没觉得这小子是个无底洞。云芳想的更多,觉得里面的事儿比自己想的还不干净。

李纨不想继续这个话题,问“不是听说换了个大夫吗我前几天听谁说蓉儿媳妇如今好转了。”

珍大奶奶点头“是,是不是听宝玉说的宝玉前几天和凤丫头一起去看了蓉儿媳妇。

确实是换了一个高明的大夫,只有这个大夫能说明白是怎么回事。前面那些不管是太医也好,还是一些有名望的大夫也好,根本说不清楚。有的说是喜脉,有的说是思虑过重,有的说是饮食不调,有的说是惊吓过甚,说什么的都有。我听了就觉得他们是在胡扯呢,什么惊吓过甚,儿媳妇都没受过惊吓。可见有时候有些大夫也是名不副实,唉,碰到一个好大夫真是难啊”

李纨就说“这不是时来运转了吗,后来还是碰到了可靠的人。我是知道的,我们大爷当时的病也说不清,这个说他体虚,那个说他思虑太过算了,人都没了这么久了,不提这个了。蓉儿媳妇的病从夏天断断续续到现在,也有这么长时间了。人家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估计到明年冬去春来就能好起来了。”

“大夫也是这么说的,我这个时候只求她能好起来,花多少银子用多少药倒是没什么,病着到底不好,如今容颜憔悴,日渐萎靡,长此以往怎么好啊。”

说完一推牌,“我今儿手气好,赢了你们不少呢。”

元芳就笑着说“亏你也知道,你要是过意不去,不如把银子留下来。”

“不留,这是我赢来的,回头你们要是手气好你们赢去,咱们牌桌上面没大小,休想让我把银子留下来。”珍大奶奶说完抬头一看,外边天已经黑了。“该走了。”

李纨拉着她“都这么晚了你走什么不如今天留下来到我那边去,明日咱们再接着玩。”

“不行不行,这几天儿媳妇有好转,我要回去多看看,新来的这个的张大夫说了,能把这个冬天熬过去就好了。我这个冬天辛苦点儿,明年就能轻松了,我们家还离不开蓉儿媳妇,我这两个月管家,光是家里面鸡毛蒜皮的事儿让我头晕。”

说着站起来,几个人一起送她出门。

珍大奶奶回去,宁国府二门的管家媳妇们都很惊讶“奶奶这么晚回来了,还以为您在西府呢。”

珍大奶奶回了上房,跟身边的管事们说“本来住哪儿也没什么,就是兰哥儿的奶娘有了风寒挪出去了,珠大奶奶照顾哥儿呢,我要是去了她还要分心照顾我,何必呢,我就直接回来了。”

说完回去脱去钗环,丫鬟开始给她梳头,她先问“蓉儿家的今天怎么样”

外面一个婆子回答“下午有了些起色,晚上多喝了一碗粥,天不黑就睡下了,刚才碰见蓉儿大爷院子里的丫头,都说今天蓉儿奶奶睡的安稳呢。”

珍大奶奶听了点头,“既然如此,就不去看她了,明日去吧。蓉儿今晚上住哪儿了还在书房吗天冷了,跟他的小子们说多给他加一床被子,别晚上冻着了。”

又问了一声“大爷今儿住哪儿”

丫鬟回答“在文姨娘的房里。”

珍大奶奶听了也没多问,梳了头早早的睡下了。

睡到半夜,听见外面寒风起来,吹着窗扇在响,她叫了两声,丫鬟没听见,丫鬟在外面炕上睡的安稳。

她起来披了件衣服去关窗户。

然后在窗户口听见一股断断续续的哭声。

她出了门仔细了听了听,声音似乎是从贾蓉她们院子里传出来的。

她的院子的前门,对着贾蓉和秦氏院子的后门。珍大奶奶听了想了想,回去把丫鬟摇醒,穿了衣服没有梳头,打着灯到了院子门口。

珍大奶奶问“你听见哭声了吗”

丫鬟银蝶说“模糊着听到了。”

珍大奶奶说“是不是你蓉儿奶奶在哭,我听着声音像。”

丫鬟说“我听着是北边远远传来的,蓉儿奶奶要是哭,不该这么远。”

珍大奶奶披着衣服往北面走了几步,再走就无法通过了,晚上各处通道落锁,她这个地方往北是一条箭道,箭道尽头拐弯就是天香楼逗蜂轩登仙阁三处建筑。

风一起,哭声断断续续呜呜咽咽。

丫鬟说“奶奶,我听着声音大了一些,倒不像是蓉儿奶奶的了。”

说完小声的说“别是什么不干净的吧”

大晚上的,寒风刺骨,这更像是鬼哭啊。

寒风一起,听见丫鬟的话,珍大奶奶也往鬼哭方向想了,顿时觉得全身起鸡皮疙瘩,汗毛立起。但是还要嘴硬地训斥丫鬟“别胡说,祠堂在咱们这里,怎么会有不干净的东西”

说完这句话,招呼了丫鬟两个人赶快回去。回到屋子里之后就暖和多了。把外边的衣服脱下来重新躺回去,反而睡不着了。丫鬟又重新睡着,没过一会儿,银蝶轻微的呼吸声让珍大奶奶听得明明白白。

她还在想,要是风吹着发出的声音,不该是听着像儿媳妇的声音啊,听了那么久,不会听错。

但是又想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儿媳妇病了那么久,不会是有什么预兆吧

要不要过几日请人来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客”撞着儿媳妇了

也不该啊虽然大家都信神鬼,但是至今没见过,而且这声音不像是鬼哭的,人家说鬼哭狼嚎很吓人,这怎么听着不像是很吓人的样子。

会不会是哪个奴才在夜里哭

珍大奶奶一直觉得家里的奴才难管,要是有女仆被人欺负了,半夜哭泣怎么办这事儿要是不管,将来要是酿出大祸来怎么办

一晚上辗转反侧,等到天快亮的时候,她打着哈欠起来,把丫鬟推醒,厚厚的穿了衣服,仍然没有梳头,披头散发的出了门。

“走走走,我一晚上没睡着,我看看北边有什么在哭。”她觉得是人哭声大于鬼哭声,天快亮了,也不怕了,反正等会太阳就出来,阳气多。

这个时候箭道边上各处门口传来锁链和铜锁碰撞的声音,值夜的人开了门,各个打着哈欠裹紧了衣服回去眯一会。冬天天亮的晚黑的早,家里面的规矩越来越稀疏,所以丫鬟婆子们在冬天谁都不想早早地起床,能拖延一会儿是一会儿。

各处开了门,但是各处都没有人。

珍大奶奶带着丫鬟顶着寒风来到了登仙阁。这里面静悄悄的,登仙阁的门是锁着的,这里常年都锁着,看了看锁,她们主仆就往后面走去,准备查看逗蜂轩。丫鬟突然说“奶奶,您看,后面天香楼有灯光。”

从这个角度,确实看到了逗蜂轩后面的天香楼。珍大奶奶看了看黑乎乎的逗蜂轩,再看看有灯光的天香楼,这个时候晨光熹微,各处虽然开门了,但是都没有起床,下人打扫也不该是这个时候。

她带着丫鬟往北走“看看去,怎么有人我记得这里是不住人的。”

宁国府很大,但是主人很少,不会像荣国府那样住的紧巴巴的。这里有很多地方没人住,平日只是打扫,这时候不该有灯光。

主仆到了天香楼下,看了看台阶,台阶打扫的干干净净,还能闻到一股子熏香,这里久不住人,不该是打扫的如此干净,更不该有香味飘荡在四周,这里有潮气不该有香气。她好奇之下提着衣裙慢慢的走上去,到了门口,看到了秦氏的两个丫鬟瑞珠和宝珠裹着厚厚的衣服在门口窝着打瞌睡。

珍大奶奶心头有个不好的想法,儿媳妇的丫鬟怎么在这儿,丫鬟不该是跟着主子吗病人不是在养病吗这里离着她们的院子还远着呢大早上的

焦大骂人的话在她脑子里突然出现。

一瞬间,五雷轰顶,手脚都是麻的,呼吸急促,险些站不稳。

珍大奶奶的丫鬟比她反应更大,她想叫出来,老天爷啊救命啊

她惊恐的像一个被掐住脖子的青蛙,满脸通红眼珠子瞪的很大,抖着手脚赶快扶着珍大奶奶,珍大奶奶一把推丫鬟急忙闯进去,门口窝着睡着的两个被动静弄醒,看了一眼,发现是珍大奶奶。

眼睛瞬间睁的很大,惊恐的叫了出来“奶奶,大奶奶”

屋子里贾珍带着将醒未醒的困倦说了一句“可儿”

珍大奶奶一脚踹开了门口拦住的丫鬟,闯进去了,两个丫鬟连滚带爬的也跟着进去了。

珍大奶奶的丫鬟站在外面一动不敢动,全身都是麻的,她鼓不起勇气跟着一起进去。

这个丫鬟不知道过了多久,珍大奶奶跌跌撞撞的出来,拉着她的手,两个人都不知道是怎么下楼的,更不知道是怎么走回院子里的,路上经历了什么,听见了什么,说了什么都像是不记得了,感觉魂魄没跟着身体,身体跌跌撞撞又十分呆滞的凭着感觉回到了院子里。回去之后,珍大奶奶躺着再没动,这个丫鬟只觉得天旋地转,外面不知道谁在喊“大奶奶没了。”

丫鬟再也撑不住,一下子昏过去了。

上午老太太带着几个姑娘在等早餐,两个太太三个奶奶都在。

这一日和往常没什么区别,薛姨妈带着薛宝钗也早早地来了。

大家都坐着说话,突然外边云板敲了四下。

云板是一块很大的金属板,高高悬挂在一个地方,敲击发出金属声,声音浑厚悠远。是家里有大事宣布的时候才会敲击集结众人的物品。

响了四下,是丧音,正所谓神三鬼四,所以报丧是四声。

老太太年纪大了,猛然听见之后问道“敲了几声”

王熙凤回答“是四声。”

老太太这样年纪大的人听不得这样的声音,自从听见敲击四下之后就觉得心惊肉跳,立即把鸳鸯叫到了身边。

“这个时候敲云板儿不是咱们家就是东府,你赶快派人出去问问到底是谁没了”

鸳鸯立即出去,老太太这个时候脸上没了一点儿笑容,心里面七上八下,能看得出来有些坐卧不安。

作为家里边儿年纪最大的人,老太太坐在这里,满目看去女眷都在,宝玉在隔壁,二老爷和三爷去衙门了,二爷八成还在睡觉。宁国府里面儿的几个主子都年轻,秦氏虽然病着,但是在老太太看来这是躲羞呢,未必是真病。

唯独在城外修道的贾敬和整日喝酒的贾赦更容易受祖宗的召唤。

想到这里老太太赶快对着邢夫人招手“你出来的时候你们老爷如何了”

邢夫人一听吓了一跳

不过转念一想,大老爷那天天醉生梦死的样子不不不,要是真有事儿就该直接报告不应该敲云板。

“老太太,不是咱们家的,咱们家敲什么云板,有事儿直接跟您说了,会不会是隔壁东府的”

云芳立即过去跟老太太说“我们太太这话也对,八成是蓉儿媳妇,毕竟卧床那么久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