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灵光闪闪(1 / 2)

姜乾忽然给韩林设置一个这样的考验,目的非常单纯,就是进阶之前做安排的时候考虑到长时间不能与之互动,提前找个由头。

不过,这个题目设置本身,倒也并非完全无稽。

早在青汕将十几件有着地星盟标志的无人战机作为礼物送给韩林,当时他就以系统的名义与韩林就其做过一些简单的点评。

而后,贺文更是利用这一点,成为与三宗搭上线的一块敲门砖。

当时得出的大概结论就是,修行界走得是和天外势力截然相反的两条路。

一个修炼自身,追求生命自我的超脱升华;一个追求物性之极,格天地万物。

但当时姜乾心中在基本默认了这两条道路客观存在的同时,却也忍不住生出一股别样的心思。

——这两者难道是彼此对立,互不相容的吗?

科学的思维和方法,甚至大工业的思路和方法,可不可以出现在修行界呢?

他不仅想了,还切实的做出了行动。

用红尘大阵如工厂流水线一般源源不断的生产红尘符文,而不再是依靠裴裳躯壳用手去一枚一枚的搓,就是这种思路的实际运用。

后来更进一步,将红尘气的收取全自动化,同样是这种思路的延续,和更深入的探索。

而这种尝试也让姜乾明白,虽然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但是,原世界的一些思维模式却也是可以用到这个世界,并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的。

不仅他再做类似的尝试。

小江南撺掇三宗搞出来的灵境,究其本质,也不过是源自于类似的思维模式罢了。

而既然在自己手上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红尘阵道、红尘符道都能做到这一点,那没道理道路体系更加完善的现有修行体系无法做出这种转变。

之所以没有这么做,不过是没想到了而已。

在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他的心中甚至都已经有了一些零星的灵感片段,但他却没有在这方面投入更多心力,这次更是顺手提熘出来,当成考验韩林阵法水平的一个考验。

韩林在看到这个考验题目的第一反应是根本无法完成,这是刁难。

但姜乾却真心希望借着这个机会,能给韩林,甚至给整个修行界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和改变。

何况,让韩林在不依靠系统开挂的前提下独立完成一些工作,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前,姜乾需要对韩林的成长有所压制,不能使其脱出自己的掌控范围,但随着几个躯壳分别在不同领域打开局面,整个世界的进程也大步向前,等到这次进阶完成,实现了跨越式成长之后,如以往那种状态的韩林于他而言价值已经无限趋近于零。

他已经不需要韩林作为刺入修行界的耳目这么间接“委婉”的方式来获得修行界的情报,了解这个世界。

但他自也不会就这么将其轻易舍弃,即便抛开韩林本身的特质不谈,便是与三株灵桃树相处久了,姜乾心中都难免生出一些亲近回护之情,何况还是一个经常与他直接互动交流的人。

新的阶段,他对韩林也有些新的设想,所以,他以系统的口吻说这是个“测试他是否度过了幼儿期”的考验也并非虚言。

韩林在天份上或许却是算不上好,但却也有非常鲜明的优点。

一是心性。

说难听点,这或许应该叫做愚钝,不机灵,认死理,脑筋反应完全无法和真正的聪明人相比,可在姜乾看来,这却是漫漫大道长途之上最好的心性之一。

说得好听点,这就是百折不挠,不屈不挠,坚定不移,对于压力和打击更是有着超强的承受能力。

再就是,他认为韩林真正具备的一种特殊天赋,他学东西虽然很慢,远较常人的慢,但一旦被他学会,被他掌握,那他就会掌握得很稳,很牢,轻易不会再从其手上“熘掉”。

或许在实际运用上显得有些过于木讷,也压根不理解自己已经掌握的那些阵法知识通过巧妙的搭配组合会有何等美妙的反应。

这就是像是一个笨学生背了一肚子的数学物理公式,可在实际运用中,却硬是一个都无法正确使用出来。

这种情况下,基于他的强大心性和特殊天赋,姜乾认为多给他一些压力,是有益无害的一件事。

哪怕他再愚钝,只要在一个问题上死抠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终会有将其彻底磨透的一天。

这点时间投入,对必然能够突破到金丹境的韩林而言完全是值得的。

他要能彻底完成这个工作,对他而言,意义之重大,不啻于一场新生。

真的称得上从“幼儿期”步入“成年期”。

必须一提的是,在给韩林发布这个任务的时候,姜乾自己心中也是做过大致的推演的,非常确信凭着韩林现在掌握的那些阵法知识是可以完成此事的。

而不是脑袋一拍,随意指了一条死路给韩林。

当姜乾的“目光”再次落回现实世界,发现时间距离自己进阶之时也已过去了二十一年,他便庆幸于自己的先见之明。

对青汕眼中近乎彻底“入魔”的韩林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也了然于心。

在十五年之前的六年间,韩林以修炼和掌握突破筑基后期的阵法奖励为主,待到修为突破到筑基巅峰后,根本没有做过多的巩固,便开始强冲金丹之境。

在有大中书院托底的情况下,这对绝大多数筑基修士而言堪称天堑的一关,对他来说,却是无惊无险的就过去了。

最后的结果,也就是根基稍微有些不稳罢了。

而值得一提的是,他这次突破,虽然“仓促”,可从正式准备到彻底结束,前后也经过了足足两年时间。

十三年前,彻底突破金丹境的他从杓山坊回来,便进入了长久的闭关模式。

可足足长达三年的冥思苦想,他都没有任何头绪思路。

在差点被自己的榆木脑袋给逼疯的当口,他终于“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笨的不能再笨的办法,玩卡片。

他首先将自己掌握的所有阵法知识、理论技巧、实际的布阵法门,全都一项项写在不同的卡片上,然后,剩下的就不再交给脑子,而是交给排列组合。

他的想法就是,既然系统肯定我掌握的知识足以支撑我完成这项工作,那么好,这些代表了自己所有阵法知识的卡片中,必然就有一个正确的排列组合,能帮助自己完成考验!

可他不知道正确的排列组合怎么办?

那还不简单,扔掉脑子,一个个无脑凑啊。

至于某些卡片组合第一眼就像是违背现有的阵法常理,甚至某些常识逻辑,韩林依然一丝不苟的将必有一个的组合概率分到它们身上。

看着那密密麻麻的、超过十万计的排列组合,他韩林要如何从中找到那正确的一个呢?

韩林的办法也非常简单,那就是假定每一个组合都是正确的,然后,他就以这个思路往下去走。

如果能够一直走下去,说明,没错,确实是正确的;

要是走不下去,那就自然是另一种可能,正确被证伪,变成不正确。

要是寻常修士,在面对那超过十万种可能性之时,就已经直接吓傻了。

可韩林不仅没有被吓傻,反而因找到了正确的打法而欢欣愉悦。

韩林开始一个个的进行尝试,第一个排列组合的验证,并将其彻底证否,他用了半年时间。

做个简单的计算,以这样的进度,一年也就能够成功验证两个,要对超过十万计的排列组合进行验证,用时将超过——五万年!

哪怕随着不断的熟练,验证效率越来越高,这个时间一点点缩短,变成三万年,两万年,甚至一万年以内……

这依然是一个另所有修士绝望的数字。

此界修行界发展迄今也才不过三千年出头而已。

韩林没有绝望,他甚至还在做着美梦——

【谁说一定要将所有可能都验证过后才能找到对的那个组合?

要是那个正确的组合在我验证到几十次,甚至十几次的时候就出现了呢?】

为了尽可能多的得到“命运的判定”,韩林在每一次选择新组合验证之前,都会进行一次大洗牌,将原来的组合顺序重新打乱,然后重新选择——

既然上一次验证失败,说明运气没有垂青,那当然别犹豫,立刻洗牌改运。

每一次洗牌改运后,就是一次新的开始,韩林努力让自己充满昂扬的期待。

验证,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的效率提升了,他甚至从那一次次的验证中总结出了验证“一个用一堆看起来像模像样的玩意儿到底算不算阵法”上有了许许多多的心得,让他的速度越来越快。

可这也意味着一次次失败来得更加频繁、更加勐烈,就像一记记重拳轰在他心口。

他的情绪自然也就越来越抑郁,看在青汕眼中,就越来越疯魔。

脑子里更是无时无刻不在转动着一切与之相关的念头,除此之外,他的日常中就再没有了他物。

后就在这时,在连续失败了三十几次,又一次洗牌改运的时候,运气终于卷顾了他一回。

一堆他自己眯着眼睛瞎弄出来的组合,验证结果却显示可以布置成阵,且还能够成功运转。

韩林大喜,可随着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发现这不过就是一个防御阵法的变种,且还是非常繁复,充满了冗余结构,比标准态的防御阵复杂了数倍的情况下,防御能力还要低很多。

“这就是一个无用的废物。”

就像是使劲在大海里扒拉,终于在某一刻看到了一点泥沙中的金属闪光,兴奋激动的拉上来一看,结果却是一块垃圾。

韩林终于有些颓然,不过,还是给自己打气:“这至少证明这种方法本身是可行的,是确实可以成功凑出阵法来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