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成为辛赞后,辛弃疾气吞万里壮志酬(一)(2 / 2)

太多人如此。

荪歌伸手轻轻触碰宣纸上的弃疾二字,晕染在指尖的墨迹,就像是笼罩在大宋子民身上的乌云和耻辱。

南宋朝廷,辜负了太多报国的仁人志士。

有三呼过河,与世长辞,皎然可与日月争光的宗泽。

有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绝笔字的不朽忠魂岳飞。

有死前口中大喊杀贼杀贼的一代英豪辛弃疾。

……

南宋的君王呢?

偏安一隅,歌舞升平,直把杭州作汴州。

临安,临安,临时的安宁,就让南宋一朝又朝的君王沉溺。

忘了曾经的耻辱,忘了沦陷在中原依旧苦苦奋战得不到朝廷北望的百姓。

江南的酥风软雨,反倒成了君臣的遮羞布。

何其可笑,又何其荒唐。

辛赞将他积压在心中的理想信念倾注于辛弃疾身上。

渴望辛弃疾能驱除外族,能还中原朗朗乾坤。

只可惜,辛赞至死都忧心大宋国土,辛弃疾一生壮志难酬。

爷孙数十年的夙愿,终成一场空。

她来了。

可她该怎么做呢?

永远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王朝。

难不成她也成为引颈就戮,慷慨赴死的一员吗?

不,这个时代英雄的意难平已经足够多了。

她再成为英雄,不过就是在君王佞臣的身后名上加上一条罪状,于山河无益,于百姓无救。

临安的君臣看不到中原地区此起彼伏的抗争,遍地尸体的惨剧;闻不到烽火硝烟,金人屠城后的冲天血气;想象不到烽火熄灭,号角呜咽无声,人烟寂灭的绝望和苦难。

辛赞看的到。

她看的到。

辛弃疾看的到。

似他们这般千千万万从未放弃过抗争的普通百姓看的到。

没有刀枪剑戟,就用锄头锅铲。

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百姓,也在翘首期盼着王师北定中原。

所以,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外族抗争。

结果,不如人意。

愚忠的英雄改变不了这种现状,也无法拯救黎民于水火。

她不是英雄,也不能是英雄。

她再也不想体会在照姐世界里那种只能眼睁睁旁观却无力改变的无助感了。

恰巧,她现在是辛赞。

辛赞之心思,同她一般无二。

即将被她秉承辛赞遗志养大的辛弃疾,当如是。

神州毕竟,几番离合?

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

正目断关河路绝。

看试手,补天裂。

那这场补天的风,就由她掀起吧。

反正,她现在的身份恰好有点儿小权。

这个故事这一章开篇写的好生艰难,两千字硬生生磕磕绊绊磨了两个半三个小时,坐在电脑坐的我腰酸背痛。

有时候我在想,浪费这么多精力和时间,换来几十个订阅,几块钱值不值。

可是每次写出自己想写的故事,那种成就感和欢喜又让我觉得是值得的。

但愿,但愿以后书的成绩能稍微好一些吧。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