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成为王氏后,继女清照上天了(三十二)(2 / 2)

荪歌见状,鼓足劲儿对着铲子吹气。

铲子,飞走了。

盗墓贼:Σ(дlll)

这下是真的遇鬼了!

盗墓贼一把鼻涕一把泪,脚步踉跄朝外狂奔,摔倒了继续爬起来。

鬼啊!

风停了,乌云散了,月亮悬挂当空。

睡的昏昏沉沉的宁姨娘只觉得这天越来越善变了。

荪歌揉了揉累的发酸的面庞,叹了口气。

她不仅得赶路,还得守卫家园。

天大亮,宁姨娘看着满地的落叶,几乎要被拦腰吹断的松树,又看了看地上凌乱的脚印,以及墓园外那把孤零零的铲子,若有所思。

所以不是天气善变,是盗墓贼倒霉?

还是这墓园有灵?

夫人,是您吗?

吓人这种事情,一向文雅的老爷似乎做不出来。

宁姨娘想了想,又大手一挥雇了个守墓人。

日子,就这样再一次风评浪静。

时光飞逝,1126年初,也就是靖康元年初。

辞旧迎新的氛围,还未完全散去,金兵分两路,悍然侵犯大宋。

这一刻,心存侥幸自以为高枕无忧的大宋百官和坐在龙椅上的帝王才发现,大宋的军备不堪一击。

军备松弛和政治疲弊已经无可挽回。

本来,北宋建国之时,便强敌环伺,北方契丹人和女真人,而西北有的党项人,西南又有大理人。

宋初,又丢掉了幽云十六州,北方失去了重要的屏障。

后来,女真再度崛起,吞并了契丹,在北方呈一家独大之势。

猛虎露出了獠牙,怎么可能对身侧肥美鲜嫩富庶繁荣的北宋无动于衷呢。

只可惜,宋之君王,臣民,侥幸的认为女真族不会南犯。

也曾有高瞻远瞩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提出隐忧,只可惜被置之不顾,甚至被嘲杞人忧天。

如今,大军猛然出兵,才将所有人从美梦中惊醒。

只是,此时醒来,终归是晚了。

北宋势弱,边境防线如同纸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前线不断溃败之际,朝堂还在争论不休。

主战,还是主和。

可,谁都知道,主和也只能得到片刻的苟延残喘。

但,让北宋陷入觉得的不仅仅是军备松弛,还有主将缺失。

北宋建国者,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手握重兵的武将摇身一变夺位称帝。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奠定了北宋的政治基调。

数代延续,重文轻武,武将处处被压制,待遇也处处不及文臣,所以哪怕真的有骁勇善战之辈,也识趣转文。

大敌当前,竟一时难以筑起新的防线。

远在明水的荪歌,只觉得耳朵烫的可怕。

按理说,她都变成鬼了,寒暑不侵才正常。

有人想她了!

在汴梁城!

荪歌呲牙,那是汴梁城啊。

比明水到莱州,远多了。

这样赶路,会死鬼的吧。

若是她哼哧哼哧,腿都跑细了才到汴梁,明水和莱州又有人想念她了,那咋办?

拉锯战?

哪边念力强,她就归哪边?

反正,她又不能自主选择。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