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可以算半个(2 / 2)

夏侯婴本来就很犹豫要不要杀了韩信,然后韩信再这么一说,夏侯婴自然就更加的犹豫了。

同时,其实史书上此时还有另外一段描述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滕公指的就是夏侯婴,司马迁说夏侯婴因为韩信的话而感到惊奇,同时又见韩信的相貌非凡,于是将韩信释放而不杀。

这里特意加了一句,韩信的相貌非凡。

虽然从小老师就教育过我们,不要以貌取人,不要因为一个人的容貌如何,就认定这个人是否有能力。

这句话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可这个世界既然告诫我们不要以貌取人,那就说明在绝大部分的时候,这个世界就是以貌取人的。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的颜值高,那天生就能够得到许多的好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长得丑就是一种原罪,这就是社会最残酷的真相。

而这种残酷在古代的时候更加明显。

现代社会,以貌取人好歹是一种政治不正确,没有人敢在公开场合说自己是以貌取人的,所有法律也明文规定,不能够因为一个人的容貌如何而进行差异性的对待。

但是在古代,以貌取人就是公开的事情,甚至在朝廷筛选官员的时候,在举行科举考试的时候,都有一个专门的要求。

那就是要求参加筛选和科举的人,相貌必须端正,身体不能有任何的残缺。

而等到参加殿试这个科举的最后一关的时候,第1个筛选标准并不是考卷如何,而是这个人长得是不是帅,就算不帅那也得端正,否则就算你的文笔再好,写出来的试卷再文采飞扬,都根本得不到殿试的资格,因为你这种长相会污了皇帝陛下的眼睛,同时还会损害国家的尊严。

没错,长得丑就是损害国家尊严,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标准。

那相反的,如果长得帅的话,就能够得到许多便利和认可了。

细查史书就会发现,有多少在历史上威名赫赫的人物,在他们由默默无闻转向发迹的时候,史书上都会有依据“因其容貌不凡,上异之。”

所以这个时候,但夏侯婴百般犹豫的时候,发现韩信不但会说话,有气魄,而且长得还t很帅,于是夏侯婴就彻底放下了杀心,释放了韩信。

虽然这听上去似乎也很丑,但是当“本就无罪”+“言语奇异”+“相貌不凡”,这三个要素加在一起的时候,文武双全,同时又善于交朋友的夏侯婴,自然不会放过这么一个结交朋友的机会,于是顺手就卖给了韩信一个人情。

而且夏侯婴接下来一段时间里面时不时的就去找韩信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韩信就会自然而然地吐露出自己对天下大势的研究和看法,进而让夏侯婴彻底对韩信惊为天人,最后将韩信转而推荐给了萧何。

等到了多年以后,有人问韩信,这大汉国内除了您老人家之外,还有谁会打仗。

结果韩信想了半天,只说了一句周勃还行,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夏侯婴可以算半个!”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