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示好(2 / 2)

明末之海上雄师 大海鱼 2511 字 11个月前

什么!!

女娃子也能读书认字,也能领白米。

沸腾了,刚刚宣布建立学校的马尼拉,大街小巷中,百姓们谈论最多的,莫过于准备让自家孩子去上学的事情了。

从前,有些人家,为了让自家孩子读书认字,还需要向私塾的先生,缴纳一定的钱粮才行。

但是现在不用了。

他们只需要一纸身份,就能进入本村的私塾读书认字。

一年后,成绩优秀者,会被推荐到县府的官办学校,正是成为一名学生。他们将在县府的官办学校,经过五年的学习后,参加升学考试。

学习期间,他们的食宿都由县府包揽,甚至笔墨纸砚,都会免费提供。

成绩优异者,继续推荐到更高一层的学校。

这里,唐学志也参考了一些后世的做法,比如对格物学比较感兴趣或者有天赋的,就推荐格物学院中学习冶炼、造船等技术。

对武学、行军打仗有天赋的,则推荐到鱼鹰陆军学院学习。

对航海、舰船有天赋的,会推荐到鱼鹰海军学院学习。

免费上学的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

在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不仅汉人百姓,就连一些菲佣百姓,都开始蠢蠢欲动到处打听了。

整个吕宋人口,大约在十五万左右,华族占三分之一,随着吕宋的稳定,估计每年还会稳步增长。

华族适合入学的孩童,大约在一万左右,全部实施免费,无疑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初步估算,光是在吕宋,一年就得有二十万两银子花在教育上,就算是放在大明朝恐怕都难以支付。

但是,西国人还没来得及带走的百万两银子,让唐学志底气十足。

白永安大致的了解了鱼鹰教育系统后,对唐学志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

因为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完全摆脱了大明的科举制度,

所有人学习归来,只要不是太差,都会分派到他合适的岗位上。

其他的家族,听说白永安被任命为吕宋教育署署长后,一个个羡慕的眼神投来,整个白家人都深感自豪。

在这件事情上,唐学志也给了其他家族机会,让他们选出一些优秀的人才,充实到吕宋的官署系统中来。

原因有二:第一,唐学志缺人啊,主要是缺少管理的人。

五大家族,在吕宋扎根这么多年,本身也积累了不少的人才,许多人也都身处家族管理系统中。

有的家族,有自己的产业,这些产业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唐学志当然也会因人而异,不会随随便便将人塞到一个他不熟悉的领域去。

第二嘛!

五大家族,以前虽然一直处于西国人盘剥之下,但经过大半个世纪的积累,他们家底殷实,吕宋的恢复需要他们。

给他们个村长干干,怎么都能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于是很多事情,都配合的很好。在商人中也能起到带头作用。

一个月后

一支舰队抵达了马尼拉葫芦口,很快就被在附近巡航的第一分队发现了。

在司马兵就要下令开火时,对方却降下了半帆。

这是示好的信号。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