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九百三十一章 明国出大事了(2 / 2)

明末之海上雄师 大海鱼 3425 字 11个月前

松锦之战后,一年多时间,因为忌惮唐学志的原因,再加上黄台吉病重,鞑子军也不敢南侵。

以前还能从高丽弄点粮食回去,但现在唐学志已经将清军赶出平壤,并且派了重兵进驻。

尚可喜的船队封锁了鸭绿江。

多尔衮想派人渡江也有心无力。

整个大清国处于粮荒之中。

大学士刚林站出来禀告:“皇上,当下军中粮食匮乏,明国北边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百万大军席卷北方数省,粮道阻断。”

“开源、铁岭一带陆续爆发了叛乱,若是再这么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啊!”

“禀奏皇上,赫图阿拉城发生骚乱,上千饥民聚集城内,试图攻打粮库,幸亏少布将军及时派兵镇压了。”

汉将耿仲明上前拱手道。

“皇上,萨尔许城附近的百姓也有叛逃迹象,汉人刘景虎带人聚众试图反叛,孟乔芳副将已带兵前去镇压!”

“……”

不好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传来,小皇帝却在龙椅上睡着了。

多尔衮头都大了。

先皇病逝,皇帝才六岁,所有的事情全部都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

就在他一筹莫展之时,外面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

“边关急报!”

只见一个身着正黄旗甲胄的将领,急匆匆的小跑着来到了大殿。

来人是汉军协领,耿继茂。

耿仲明的儿子,耿精忠的父亲。

“禀奏皇上,斥候探到,明军大队人马正往广宁集结,像是有北侵迹象。”耿继茂交叉这拍了拍衣袖后,单膝跪下。

哗……

广宁?

所有人都浑然一愣。

明军在广宁集结做什么?

多尔衮虎目朝着耿继茂看过去:“我军在西平堡驻扎了十万精锐。难道他洪承畴想与我决战吗?”

耿仲明恭敬回答:“回亲王殿下,据探马传回的消息,洪承畴最少在广宁集结了十三万兵马,若非要对我动手似乎也没必要集结那么多大军!”

“亲王殿下,既然他洪承畴想要决战,那咱们就遂了他的意愿。”阿巴泰站出来,拱着手:“臣下愿领兵跟洪承畴决一死战。”

“亲王殿下,臣弟愿意领兵出征,跟明军决一雌雄,报了松锦之仇。”阿济格也站出来请战。

唐学志不在辽东,洪承畴想打,那就让他好好尝尝八旗铁骑马刀的滋味。

遏必隆站出来:“皇上,亲王殿下,唐学志去豫北剿匪带走了大量精锐。”

“据探马汇报,张三顺只有两万兵马驻于辽南,不足两万人驻扎在铁山一带。决战时就算他们想来帮忙也不足为惧。”

“倒不如咱们趁他不在,先灭了洪承畴的辽军,到时候就算唐学志回来,也无力回天了。”

松锦之战,他吃了唐学志的大亏。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遏必隆很清楚,洪承畴和唐学志都在辽东的时候,这个仇很难报。

唐学志离开,正是消灭洪承畴最佳时机。

之前,黄台吉病重,无法出兵。

而今,新皇刚立,百废待兴,正是收拾洪承畴的最佳时机。

“有谁知道,唐学志在豫北的情况?”多尔衮不敢大意。

他必须了解,唐学志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也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斥候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

“报!”

“皇上,摄政王,明国出大事了。”

斥候双手举着信函,恭敬的小跑送上来。

大殿前的太监,上前去将信函接过来,送到了多尔衮手中。

咦?

明国出大事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多尔衮手中的信函上。

眼神中充满了期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