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一百八十二章 后院起火(2 / 2)

冻伤者也不在少数。

鞑-子走后,唐明武等人连战场都懒得打扫了。

天气逐渐变得寒冷,激战数日,他必须保护好这些士兵,迎接新的挑战。

同一时间;

盛京;

金銮殿上,一个六岁的小皇帝坐于龙椅上,纵然他还是个孩子,但就那一身金龙往大位上一坐,浑身上下无不透着皇家的威严。

大玉儿一身朝褂,坐于皇帝身旁,仪态万千。

“启禀皇上,太后,十五万担粮草已经筹集完毕,还需派遣大军,即可押往广宁。”代善身穿莽服,龙行虎步的从外面来到朝堂。

此时,朝堂之上,文物百官,齐集一堂。

大玉儿凝视着朝堂众臣,随后点点头:“恩,前方战事紧急,近日又连降大雪,得抓紧时间将粮草送上去,不知哪位将军肯带兵前往。”

别看大玉儿年轻,此刻却是垂帘听政的皇太后。

背后更有铁帽子王,多尔衮等人撑腰。

皇帝年幼,她的话就是圣旨。

“太后,皇上,臣愿前往……”

真过将军阿拜的儿子,席特库主动上前,他目前是副都统职位,没有实权。

不过他曾今跟随代善一起去过鸭绿江边上和虎贲军打过仗,也算是代善的人。

“太后,他是阿拜将军的儿子,席库特。”代善担心大玉儿不认得席库特。

阿拜是老奴的第三子,也是代善的弟弟,曾跟随老奴南征北战。

在松锦之战时,还奉命攻打过乳峰山,后来为唐学志所败。

只因阿拜的母亲是庶妃,地位不高,一直没有得到过重用,后来更是被慢慢边缘花了。

他的儿子虽然职位高,却也没有多大作为。

大玉儿美眸朝席库特望去,还真没啥印象。

不过既然是阿拜的儿子,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让他押送粮草也没有什么问题。

“既然如此,那就让席库特领三千兵马,即日启程吧,记着,一定要将粮草尽早送往军中。”

席库特急忙上前领旨谢恩。

“对了,诸位大人,多尔衮亲王大军出征已经有些时日了,怎还不见有战报传来?”大玉儿黄鹂般的声音从大殿上传来,却极具威严。

她曾被唐学志俘虏过。

多尔衮告诉她,这一仗,是大明和大清的生死之战。

也是他和唐学志之间的生死之战。

堪称生死存亡之战。

对于这一仗,大玉儿也非常期待。

她做梦都想将那个曾经带兵杀进盛京的家伙,踩在脚下践踏。

代善眉头微微一紧。

前些天倒是有一些消息传来,不过只是说大军在宁远一带鏖战,多尔衮已经派舰船水路并进。

算了算,也该有消息了。

“太后放心,多尔衮二十万精锐侵巢而出,据说唐学志出关的只有十万兵马,还从来没有人能够用十万兵马击败大清二十万精锐。”

“据说,唐学志还派了好几万骑兵前往草原帮忙,这样一来,他们能够用来决战到兵力就更少了。”

代善的解释,让所有人的眉头都舒展开来了。

大玉儿点点头:“嗯,这个唐学志还真是块硬骨头,屡次和大清作对,希望多尔衮能一举消灭他的主力,早些结束这场战事。”

不知为何,她发觉自己对唐学志这个名字天生赶到畏惧。

战事时间越长,越是心神不宁。

这个时候,一个满脸胡须刀老臣,站出来安抚:“太后,皇上,唐学志这次只有十万兵马出关,且出关的士兵当中,一大部分都是辅兵,真正能打仗的恐只有五六万人,其中骑兵,不足两万。”

“想依靠此等兵力,战胜大清二十万精锐,简直痴心妄想。”

“何况,先帝在为期间,励精图治,大力发展火器与战船,就双方实力而言,大清不论是火器还是水师都已在明国之上。”

“咱们不妨再等等看,兴许好消息就快来了。”

这个老臣,名叫马光远,老奴时期的老将,身居高位,这些年他和刚阿泰等人钻研火器和船舰,大有成效。

听他这么说,大玉儿心头舒展,脸上的阴霾腿去了不少。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小太监急匆匆的从外面进来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