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三百三十一章 定了,草原三十六镇(2 / 2)

唐学志决定按照华夏人的定居特点,重塑草原。

将草场细分。

设立三十六镇,每镇设一千户管辖,中间种树作为固定界限。

每个千户下设十堡。

将整个漠南划分为三百六十个堡垒。

实行军事化管理。

现在的莫南草原,加上汉唐部落一共才四十万人,大约三百万牛羊。

算下来,每个堡垒也才一千来人。

一个千户下辖大约一万多人。

全部人口实行网格化,固定化管理,避免再出现以前那种混乱的场面。

肥沃的草场,可以少分些地,贫瘠干旱地区则多分些地。

边关重镇,派重兵驻扎。

每个千户管辖五百马队,三十六个千户,加起来就有一万八千人。

再加上常驻的六万大军,总共驻军七万八千人。

完全能够应对喀尔喀方向的威胁。

周长虎、马国林编入汉唐部落的四万多人,全部融入草原。

当然,即便将他们全算上,整个莫南人口还是过于稀少。

他决定,从中原人口密集的地方,抽调三十万人,充实到三百六十个堡垒中去,并且要求,每个堡垒最少要增加到两千人口。

草原男丁极度缺乏,据张三顺估计,这一仗,最少莫南最少战死了二十万丁口。

他们只需要从各地抽调大量男子过去。

各地驻军中退役下来的兄弟,也是抢手货。

大汉王道,在退役士兵心中扎根,有他们过去,更能稳定人心。

听完唐学志的阐述,孙传庭再次睁大了眼睛。

“这,这需要多少银子啊!”

三十六城,加上三百六十个堡垒,还要弄几十万人过去安家。

老天爷,你不是开玩笑吧?

史可法和张维国几个也都猛地一震。

不是这个方案不好,而是工程太大。

几十万移-民再加上三百六十个堡垒,相当于他们还得将莫南草原划分为三百六十块区域。

按照唐学志所说,最少有十二个堡垒建在边境,其工程量不在修建应天和京城的之间的铁道。

“并肩王,重新归化草原,是不是可以缓一缓,不然咱也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啊!”张国纪也担心,万一工程弄到一半,银子跟不上,几十万人滞留也是个大问题。

而且,漠北的事情不解决,现在就去这么多人,刚建好一半,就停工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唐学志抬了抬手,道:“这一点,你们不必担心,三顺不是说,遗留下来的都是女人和孩子吗?”

“大明灾荒这些年,死去的大都是老幼,反而有许多青壮男子还活着,草原那边,只要谁愿意去,给牲畜,还帮他们安家,到时候还愁没有修建堡垒吗?”

啧啧……

灾荒那些年,人命不如狗。

死的大多少是女子和老幼。

新田亩制度实施后,大部分人趋于稳定,娶妻的人多了。

年轻的女子极度缺乏。

去草原安家,还有牛羊给,估计会有很多人跃跃欲试。

呃?

还能这么干?

史可法眼前一亮,觉得也是这么个理。

……

book/47164/25981331.html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