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章 : 梦到奈何(2 / 2)

孟婆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常驻在奈何桥边。

她为所有前往投胎的灵体提供孟婆汤,以消除鬼魂的记忆。

《金刚经》上讲: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还没有来,想它干什么。

在我国的古代传说里,孟婆是地府中专司掌管,把生魂抹去记忆的阴使,关于孟婆的由来,民间最多的通常有三种说法:

一说:鸿蒙初开,世间分为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一切,人间即所谓的阳世,地即为阴曹地府。

三界划定,无论天上地下,神仙阴官,俱都各司其职。

孟婆从三界分开时便已在世上,她本为天界的一个散官。

后因看到世人恩怨情仇无数,即便死了也不肯放下,就来到了阴曹地府的忘川河边,在奈何桥的桥头立起一口大锅,将世人放不下的思绪炼化成了孟婆汤让阴魂喝下,便忘记了生前的爱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一个轮回。

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道家典籍里,颇有传统思想中的“人死如散云”、“一死百了”、“莫记已死之人恩怨”之类的意味。

二说:所谓的孟婆就是孟姜女,昔日孟姜女哭倒长城之后,眼见长城之下尸骸无数,再也找不到丈夫的尸骨。

为了能忘记这些痛苦万分的记忆,就熬制了能使人忘记记忆的孟婆汤。

后来上天念她思夫之情感天动地,就免了她的轮回之苦。

让她在奈何桥畔熬制孟婆汤,让参与轮回的阴魂们忘记前世的一切。

即所谓:“前世已了,今生善恶唯本心所念。”之意。

这一说是从元朝就开始广为流传,到明清时期才多见于文人传记之中,亦是至今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

在关于孟婆的诸多传说中,倒是这个说法颇具某种现实主义色彩。

三说:孟婆生于西汉时代,自小研读儒家书籍,长大后,开始念诵佛经。

她还在世时,从不回忆过去,也绝不想未来,只是一心一意地劝人不要杀生,要吃素。

一直到她八十一岁,依然是处女之身。

她只知道自己姓孟,于是人称她为“孟婆老奶”。

后来,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后汉。

因为当时世人有知“前世今生因果”的修行者,不知道这些修行者的“故弄玄虚”是像身边的人炫耀或证明自己的什么超能量资本,还是别的什么,他们往往爱泄露天机,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为幽冥之神,并为她造筑醧忘台。

在这个传说里,孟婆其实不是什么老奶奶一类的人物,是一位绝世美女,孟婆初制孟婆汤的原因是为了忘记自己的过去。

其实,孟婆也感到自己平生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啊。

孟婆一生都没有嫁人,故而没有夫家姓。

孟婆的名字已经被所有人的都忘记了,包括她自己。

那年代的名儿,男的大都是刚、勇、强、富什么的,女的就顺了花季,杏、莲、梅、桃、春,这样想来,孟婆也就不计较她曾经的名字是什么了。

最后搞得孟婆的唯一记忆也只剩自己是给在这奈何桥上来来往往的幽魂送上自己的一碗孟婆汤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