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民间议论(2 / 2)

次日清晨,吴平来到衙门,神情严肃地对着一众属官说道:“诸位,王爷有令,要在全城张贴告示,广召农业人才和资深农民,为推广杂交水稻出谋划策。此事事关重大,务必不可疏忽大意!”

年轻农民还要再说,老农已经抄起旁边的锄头,信心满满地大步走出了家门。

“你们看到了吗?王爷要推广杂交水稻,这可是件大事啊!”一个身材矮胖的商人惊呼道。

“那是自然!”矮胖商人斩钉截铁地说道:“王爷英明神武,最是体恤百姓疾苦。这杂交水稻若真能推广开来,老百姓的日子指定会好过许多!”

在一处简陋的农舍内,几个农民正聚在油灯下,咧着嘴仔细地研读告示。

山羊胡商人恍然大悟,连连点头道:“有道理,有道理!这王爷可真是高瞻远瞩啊,这一步棋,怕是要把我大明的农业革个底朝天呐!”

在一家私塾里,几个书生正聚在一起,指着告示窃窃私语。

杨才大步流星地走在前面,心潮澎湃道:“农学部,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选贤任能,广纳良才,建章立制……每一步都事关重大。但有楚王的鼎力支持,有众位同僚的通力合作,定能开创一片新天地!”

“那也未必。”矮胖商人笑眯眯地说道:“你没看到告示上写的吗?征召农业人才,优厚待遇。若是待遇真的优厚,何愁没人应征?到时候农学家和农民齐心协力,还愁推广不开来?”

年轻农民望着父亲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道:“爹这辈子,可真是为这片土地奉献了青春和汗水啊。杂交水稻,究竟是福是祸?但愿真能为咱百姓带来好处吧……”

众人离开房间,各怀心事,暗自筹划。

吴平紧随其后,眉头紧锁道:“优惠政策,如何制定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如何在国库和农民之间取得平衡?户部这一关,可不好过啊……”

“遵命!”属官们齐声应和,恭敬地退下去执行命令。

赵四摸着下巴,喃喃自语道:“农民兄弟们最关心的是什么?种子好不好,肥料够不够,收成能不能卖个好价钱……我得多走走基层,多听听他们的心声,让杂交水稻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山羊胡商人若有所思道:“不过,想要推广新的农作物,谈何容易?农民们可都是死脑筋,祖祖辈辈种的那些庄稼,哪能说改就改?”

老农不服气地瞪了儿子一眼道:“你懂什么?俺在土地上摸爬滚打大半辈子,积累的经验,哪个农学家能比?再说了,告示上明明白白写着,不论出身,只要有真本事,就能当选。俺这就去试试,说不定能让咱家鸡犬升天呢!”

“杂交水稻,你将开启我大明农业革命的新篇章。”他喃喃自语,仿佛在与历史对话。

“杂交水稻?这名字听着就不一般。”一个眼睛细长的书生说道:“不知道跟咱们平常种的水稻有何不同?”

另一个脸圆圆的书生兴奋地说道:“管它有何不同呢?王爷都发话了,必定是件惠及百姓的好事。再说,能被选上去当农业人才,那可是功名利禄一锅端啊!”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