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四六章 战车突击(1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4892 字 1个月前

不管什么样的战术,只要能够克敌制胜就是好战术。

两个扩编的军,一共十个师的护卫军以这几十辆战车为箭头,像是一支所向披靡的利箭一般插进了沙俄人的防线上。

战争的消息通过电报传到伊犁河谷,彼得罗夫斯基知道,这定是敌人的总攻开始了。

他当即将惠远城待命的五个师给派了上去。

这次他要让护卫军在喀什河谷碰的头皮血流。

这五个师并非是他手中的所有兵力,他们在惠远城还有五个师。

另外还有五个师在伊犁河谷的其他地方。

加上现在喀什河防线的五个师,他手中一共有二十个师,将近二十几万军队。

一次性集中这么多的军队,对于沙俄来说也是非常吃力。

在克里米亚战场上,沙俄人投入了七八十万兵力,但是这七八十万兵力可不是一次性投入的。

通常情况下,前线的士兵也就是一二十万。

而且,你要知道,克里米亚距离沙俄的核心区域并不远。

而这里可是伊犁河谷啊,从这里到莫斯科要穿越千山万水。

而且沙俄人还没有铁路,他们的铁路在英法的帮助下,也才修到了乌拉尔山脉。

西西伯利亚这段路基本上全都是靠马车拉。

夏季来临,西西伯利亚的冻土融化,道路泥泞不堪,非常难走。

这些物资运送到前线,不知道要花费他们多少成本呢。

回到战场上,突破了沙俄人第一道防线之后,许树发现战车的推进速度变快多了。

之前对战车阻挡最厉害的就是那些大型的堡垒。每一个都要花上半天功夫才能够敲掉。

偏偏那些堡垒中的火炮对战车有一定的威胁,又不能放在那里。

战车在前面开路,步兵跟在后面冲进敌人的防线内部,然后再向两边分开。

就像是张开的翅膀一般不断地压缩两侧沙俄人的空间。

只是战车也就只能帮他们做到这种程度了。接下来对两翼敌人的攻击,就要靠步兵了。

第五军51师三团六连沿着沙俄人的战壕向两边推进。

不过他们的前方出现了个暗堡,暗堡中的机枪封锁了他们前进的道路。

眼看着敌人正在趁此机会组织新的防线,似乎还想要反击回来。

“火箭筒呢,给老子将那个暗堡炸了。”

后方一个扛着长筒状武器的战士冲了上来。

圆柱形的长筒搭在了战壕的边缘。对准了远处的暗堡入口。

“嗖”的一声,一枚火箭弹直直向前飞去。

“轰……”火箭弹撞在了暗堡的龟壳上。

看上去土石横飞,但是暗堡中的射击没有停止,说明任务失败了。

“他娘的,上爆破筒。”

两名士兵相互掩护着在地面上匍匐前进,快速向暗堡靠近。

这边,连队的轻机枪,也开始对准暗堡的射击口射击,对敌人进行压制。

在战友们的掩护下,两名爆破兵终于来到了暗堡旁。

一根长条形的爆破筒被拉下保险,等了两秒之后才**进暗堡中。

随即两名战士以最快的速度向暗堡的两边滚去。

“轰……”的一声闷响,暗堡的乌龟壳向上飞去。

六连继续沿着战壕前进,与正在组织防御的沙俄人撞到了一起去。

双方互相射击,互有伤亡。

很快后续的部队赶上来,兄弟部队相互配合将沙俄人继续向两边驱赶。

沙俄人原本的方向正对着东边,现在护卫军却沿着他们的战壕向南北两个方向进攻。

原本设置好的防御工事没了作用,只能依靠血肉之躯去挡住敌人。

而作为进攻的一方,护卫军更加的灵活,总能够在敌人的每一个防御点上,集中更多的优势兵力。

正面战斗,没有防御设施的加持,那么双方比的便是人和武器。

人的因素包括了人数、士气以及士兵作战的熟练程度。

第五军和第六军都是从华族的南方打到了北方,经历了无数战斗的洗礼。

当然了沙俄人也经历了克里米亚战争的洗礼。

可以说这两支军队是世界上最强的陆军了。

这样的两支军队碰撞到一起一定是非常精彩的。

尼古拉要塞上,纳森·琼斯和希拉克被告知要撤离要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