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五五章 布鲁特人的选择(1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9250 字 1个月前

如果将土尔扈特西进万户扩展的区域算上去,华族的领土此时已经拓展到了哈萨克草原中部地区。

西南边则到达了楚河流域。

一支华族军队进驻到了原本的碎叶城区域。南边就是浩罕,西南边隔着一片不大的沙漠是布哈拉。

至于希瓦汗国则要更远一点。

大军压境,中亚的几个小国大都感到惊恐。

浩罕汗国都城浩罕城中,群臣集中在王宫之中议事。

身型肥胖像是一座肉山一般的汗王阿里木库里端坐在镶嵌着无数宝石的王座之上,半眯着细长的眼睛,就跟要睡着了一般。

下面的群臣正在议论纷纷。他们分成了一个个小团体,像是在搞辩论赛一般。

突然有一个叫布素鲁克的大臣出列说道:“汗王陛下,这个华族在南疆捣毁清真寺,杀害我们派去的伯克。已经与我们浩罕势不两立,我们没有选择。”

这个布素鲁克是大小和卓的曾孙。

当年的大小和卓叛乱就是他们家族搞出来的。

后来满清派兵将大小和卓叛乱镇压下去之后,其中一部分人就跑到了浩罕汗国。

浩罕汗国其实一直在暗中图谋着天山以南地区,扶持那里的反叛势力。

天山以南地区的那些清真寺负责人基本上都是他们派的。

在华族杀来之前,就是这些人怂恿当地的势力投靠沙俄人。

后来李秀成带兵杀进天山以南地区的时候,这些人又带头抵抗。

凡是参与抵抗的人最后都被护卫军镇压。

李秀成出自太平军,他知道宗教的力量。当军队被宗教控制之后,能够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同样也能够爆发出强大的破坏力。

所以第十四军在镇压这些被宗教洗脑过的反抗者的时候,采用的办法就是从物理上将其消灭。

也正是因此,当华族占领了这里之后,只能从后方重新移民过来耕种这些位于绿洲上的土地。

“布素鲁克,我们都知道你想要打回去,但是你要知道,强大的沙俄帝国都已经被华族击败。这个新的国家,比以前的清帝国还要可怕。我们以前能够向清帝国称臣,现在就不能向华族称臣吗?只要我们继续称臣,就还能够跟他们贸易,从中赚取利益。”另外一个官员说道,这是一个乌兹别克贵族。

浩罕汗国以乌兹别克人为主体,还有一些柯尔克孜人和塔吉克人,以及天山以南逃来的宗教贵族。

乌兹别克人是浩罕汗国的皇族。

在这个汗国的内部也存在着严重的民族矛盾。

其中柯尔克孜人一直都是被压制的那个。他们时常叛乱,时常被镇压。

“我们都是真主的子民,绝对不能屈服于异教徒。伟大的阿里木库里艾米尔应该召集信徒们发动圣战。”

坐在王座上的艾米尔看着群臣们在争吵,一直没有表态。

在这个国家,他的权力已经被底下的大臣给瓜分了。

“诸位,听我一言,发动圣战,不能仅仅依靠我们的力量,我们应该说服布哈拉和希瓦汗国一起出兵。”一名将军打断了众人的争吵,他提出的方案倒是有些点意思。

不过也就是那么一点点而已。

“我们与布哈拉之间的仇恨还没有解决,如何跟他们联合。难道你们放心他们的军队进入费尔干纳盆地?”有人指出一个重要的问题。

这里要说一下费尔干纳盆地,这是在天山山脉西麓形成的一个鱼嘴状盆地,开口的方向与伊犁河谷一般朝向西南方向,从大西洋和印度洋吹来的水汽在这里汇聚,形成了一个肥沃的山谷。

可以说,整个中亚地区最为肥沃的就是伊犁河谷和费尔干纳盆地。

这两个地方也孕育了中亚文明和古丝绸之路。

而浩罕汗国的核心区域就在费尔干纳盆地。

这个盆地的东边与天山以南核心区域喀什葛尔隔着一道山口。

华族要是能够控制费尔干纳盆地就能够以此为中心控制中亚南部地区。

就像是华族控制了伊犁河谷之后,整个哈萨克草原都向华族敞开了怀抱。

这个时候一个名叫穆罕默德·雅霍甫的中年将军站出来。

这个人长着一脸的穆罕默德大胡子,眼睛如同雄鹰的眼眸一般锐利。

他清了清嗓子,吸引住众人的注意力之后,说道:“华族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我听说现在的华族与以前的清帝国不同,他们不再满族于收服藩属国,而是更倾向于将那些与他们接壤的藩属国变成自己的土地。听说他们在南洋地区就是这么做的。那里的海岛上有很多国家,原本都是华族藩属国,现在却都被他们灭掉了。”

年轻的雅霍甫表现出了远超常人的见识。

不过没有人对他的话表示怀疑。因为雅霍甫是一名前线的要塞指挥官,他的职务平时能够接触到沙俄人和英国人。

也就是说他的背后有英国人和沙俄人的支持,能够从他们那里得到很多消息,也就不足为奇。

“雅霍甫将军,你是一名前线奋战多年的将军,没人比你更加了解我们的军队,你觉得我们能够打得过华族吗?”阿里木库里汗终于开口问道。

“回陛下,华族毕竟是一个幅员万里的大国,以浩罕的千里之地去对抗万里之地的华族,自然是不可能,不过这个世界上不止华族一个大国。”

“你的意思是我们与沙俄人联合?可是他们刚刚失败,跟他们联合只会成为他们的炮灰。”

这些王国的贵族上位者,一点都不傻。

“不不不,诸位,我们自然不会选择一个失败者作为靠山。”

“你是说我们投靠英国人吗?可是英国人距离我们太远,他们连爱乌罕都打不下来,何谈支持我们?”

当即有人反驳道。

英国人发动过两次入侵爱乌罕的战争。

结果可想而知,这个号称帝国坟场的地方可是历史悠久。

这里被称为亚洲的心脏,那些崛起于中亚、西亚、东亚和南亚的帝国,想要向另外一方扩张,都要先经过爱乌罕。

英国人对爱乌罕的两次入侵都以失败告终,损兵折将,最后退回白沙瓦。

作为爱乌罕北边的邻居,浩罕汗国自然是知道这些的。

“不需要接壤,爱乌罕人绝对不敢阻挡英国人给我们提供援助。其实只要我们得到英国人的口头援助,沙俄人也会立马与我们结盟。”

“这样我们便与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结盟。你们觉得华族还敢对我们用兵吗?”

这个雅霍甫到底是后世被称为中亚屠夫的大人物。

这个时候他已经成为了英国人、沙俄人在浩罕的代言人。

“雅霍甫说的没错,这些华族人就是再嚣张,他们也无法与整个世界为敌啊。”有人附和道。

这些贵族也不想华族的势力进入浩罕。因为他们担心丢掉自己的特权。

最终雅霍甫被任命为特使去与英国人接触。

当然了,这不妨碍他们暂时断绝与沙俄人的往来。

华族人现在就在边上,他们也担心将华族给激怒。

现在只是秋季,华族还是有时间对他们出兵的。

其实,他们都想多了,华族并没有准备对他们用兵。

董良在扩张上一向是非常保守的。

有的国家扩张,只是为了满足上位者的野心,或者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的利益。

但是华族的扩张只会为了华族的百姓,为了这个民族的未来、子孙后代去着想。

董良为此经常会教育底下的将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立功的欲望而去打仗。

无论仗打得多么的漂亮,总是要有人牺牲的。

战士们可以为了保家卫国而牺牲,但是不能因为满足个人的私欲而牺牲。

但是浩罕的问题终究是要解决的。

董良为此与左季高商讨过,两人达成了一致意见,暂时不使用武力,至少不能华族亲自动手。不过也不能就这样放过对方。

因为浩罕的情况复杂,其内部的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其中有一支力量战斗力非常强悍,而且与华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个族群就是柯尔克孜,满清官府通常称其为布鲁特人。华族延续了这一称呼。

他们还有一个名字叫吉尔吉斯人。

这个族群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他们都生活在蒙古高原西南部的阿尔泰山地区。

后来因为战争逐渐搬迁到了天山西麓的伊塞克湖周边地区游牧。

他们大部分臣服于满清,还有一部分人生活在浩罕汗国境内,这一部分人接受浩罕汗国的控制。

此时在伊塞克湖边上的布鲁特人大帐中,各部的首领济济一堂。

因为他们今天要商量一件关系到整个族群命运的大事。

“诸位,我们柯尔克孜从来都不是一个强大的族群,但是我们却能够延续数千年时间,就是因为我们总是依附于强者,现在华族已经控制了整个伊犁河谷,我们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

年老但精神矍铄的布鲁特人首领马扎依向部落的头人们询问道。

布鲁特人并没有集权的王。马扎依因为德高望重被大家推举为部落首领。这才有资格支持这场大会。

“我觉得我们没有选择,土尔扈特人在华族进入西域之后就投靠了华族,现在他们已经占据了哈萨克人的牧场,华族人不会放牧,我们应该早点投靠华族,这样以后也能够得到更多的牧场。”一名身材魁梧,样貌凶悍的头人说道。

与浩罕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布鲁特人没有建国的野心,他们只关心自己族群的延续。

大部分人都觉得他们投靠华族太晚了,现在好处都已经被土尔扈特人给占了。

“好,大家都愿意投靠华族,那么我们就去见那个华族的使者。”

马扎依穿上了一件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汉人官服,带着一众头人走出了大帐。

左季高派来的使者丁州已经等在外面十几分钟。

他不着急,要给这些人商量的时间。

他的身后只有十几名护卫,还都是土尔扈特游骑兵。

这里的海拔非常高,华族士兵很难适应这里的环境。

其实丁州也有些难受,他是一个南方人,这里又冷又高,虽然才是秋天,但是这里的晚上已经可以结冰,白天的时候风能够将人给吹跑。

这绝对是一件极其艰难的苦差事!.如果将土尔扈特西进万户扩展的区域算上去,华族的领土此时已经拓展到了哈萨克草原中部地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