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二章 锐士台的理念(2 / 2)

长歌当宋 我欲乘风归 2481 字 2个月前

“不是对你有成见,是对你做的事和手段有成见,锐士台的锐士们个个为果毅之士,忠勇之士,却要为你的阴谋诡计……”

“哈!好一句阴谋诡计!”

不等狄青说完,徐用章便冷笑着开口道:“若是没有某家以及锐士台的阴谋诡计,你以为那些重要的消息从何而来?你以为那些边州的叛乱,骚动,营啸,哗变从何而来?真当是你狄大将军威名远播,吓煞敌人胆?”

“没有那些,本将军一样能击溃敌军!”

徐用章猛地睁开眼睛,盯着狄青冷冷道:“是,你狄青当然有这般的能力,你用兵如神,手下将士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可他娘的战争是要死人的!

你知晓每死一个河西儿郎便要有一家妇孺为之哀嚎?你知晓每死一个河西儿郎便是我河西莫大的损失?

你可知晓就算给亲眷再多的抚恤也换不回他的性命?!我锐士台做的事就是让我河西尽可能的少死人,让我河西尽可能的减少损失!

若有一天你如同韩琦一样被战死将士的家眷拉住,问你回来了,为何他们的孩儿,丈夫,父亲没有回来的时候,你就知道所谓的阴谋诡计有什么用!”

徐用章几乎是咆哮着说出这些话的,狄青被他的口水喷了一脸,但却无言以对,两人的理念不同,马革裹尸在他看来是军人的无上荣耀,可在徐用章眼中任何一个河西人,不,甚至是连河西的一匹战马,一条狗都不能死。

最终狄青还是没有争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徐用章的配合,此次南下或许会少一点牺牲,并非是坏事。

虽然知晓河西在成都府经营多年,虽然知道锐士台的锐士们遍布大宋,可眼前的景象仍让他不可思议。

成都府的治所仍旧沿用益州城的旧称,这里的百姓对河西非常友好,甚至是欢迎的态度,因为蜀中多商贾,又多大儒,而河西商业发达,学问更是独树一帜,常年同蜀中通商,也造就了双方之间的跨越千里的好感。

蜀中百姓本来对赵宋王朝就不是很感冒,当年大宋灭后蜀,几乎将蜀中值钱的东西全部搜刮一空,无数辆车差点把五尺道给压坏才堪堪运出。

自那之后,蜀中连铜钱都极为金贵,不得已百姓交易只能用铁钱,为何交子会出现在这里?还不是因为铁钱贬值,铜钱又没有,不得已商人只能靠交子进行大额交易。

只不过后来变成了东京交钞,也变成了大宋收割蜀中商贾的工具,不能小看这个时代的人,在发现纸质货币能够收割财富后,大宋王朝就没少在东京交钞上耍手段,而被坑的最惨的不是东京城的百姓,也不是大宋的百姓,而是蜀中的商贾,他们是最先使用交钞的人,也是出于对朝廷信任,最先使用东京交钞的人,最终的结果嘛……自然是把蜀中的商人割的底裤都快没了。

在被大宋坑过之后,蜀中的商人便彻底放弃幻想,开始一律之用河西交钞,就算是用东京交钞也是先联系好河西的商贾,在他们愿意收东京交钞的前提下,再用东京交钞作为货币,且在收到东京交钞的第一时间把钱全部兑换成河西交钞,就算多贴些利钱也愿意!

如此一来蜀中百姓对河西怎能不产生好感?

至于官员,那就是锐士台多年运作下来的产物了,蜀中的学者大儒皆倾向河西,官员又是文官出身,能用钱来改变立场的,就用钱,不能用钱的就用文化输出和文化认同。

所以从成都府到川陕四路,皆对河西大开方便之门,这里毕竟天高皇帝远,又是易守难攻之地,河西在此经营多年,以至于狄青率领百余人抵达完全没受任何盘查,还有类似于军营般的营地可以直接入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