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令人作呕 掀案而起(1 / 2)

糜汉 酱油拌历史 717 字 14小时前

顶着江上吹来的寒风,诸葛瑾静静站在州陵城下,观望着这座不久前还属于己方的城池。

诸葛瑾记得他跟随陆逊出兵,至多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

而州陵纳入大吴的版图中,想来也才半个月左右。

没想到就是这半个月的时间,让大吴与大汉之间的局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想到这,诸葛瑾眼神就变得迷离了起来。

大变之下,常有大思。

诸葛瑾不禁暗暗想道:

当年他不顾孔明劝阻,执意选择投奔孙权,难道真的做错了吗?

这样的想法一出现在诸葛瑾的心中,就惊得他下意识左顾右盼起来。

诸葛瑾担心自己的想法,被外人所察觉到。

而在环顾四周,见无人察觉到自己异样的神色后,诸葛瑾放心的同时又自嘲地笑了起来。

建安初年至今,他为孙权效力已二十余年。

他的名望,富贵、乃至于子孙的未来,都已经与大吴的国运深深的绑在一起。

他已然没有后路,现在想这些又有何用呢?

就在诸葛瑾因心中想法而喟叹不已的时候,一道身影在众臣的拱卫下,来到了诸葛瑾的身前。

「旸,拜见子瑜公。」

来到诸葛瑾身前的,正是糜旸。

而糜旸在诸葛瑾面前,十分诚恳地摆出了晚辈的礼节。

糜旸的礼拜声,惊醒了尚在沉思的诸葛瑾。

早年间,诸葛瑾曾见过糜旸一面。

只是多年之下,诸葛瑾心中原本对糜旸的相貌,早就记得不太清了。

可当糜旸站在身前后,诸葛瑾脑海中残存的印象很快被勾起。

望着站在身前的这位伟岸男子,尽管他毕恭毕敬的拿出了晚辈之礼,但诸葛瑾却一点都不敢摆出长辈的谱。

毕竟眼前这位男子,已几乎将己方的大军逼入绝境中。

诸葛瑾连忙欠身虚扶起糜旸,然后亦对着糜旸一拜道:

「外臣诸葛瑾,问汉大司马安。」

面对诸葛瑾的回礼,糜旸早有预料,他直接半身躲过诸葛瑾的回礼以示不敢当。

而糜旸之所以要避开诸葛瑾的回礼,除去礼节的限制外,还因为诸葛瑾是以东吴使臣的身份向他回礼的。

今日他迎接的只是恩师的胞兄,迎接的是名满天下的名士诸葛瑾,绝不是什么东吴的使臣。

糜旸的避让,亦让诸葛瑾明白了他的用意。

察觉到糜旸的用意后,诸葛瑾不免轻叹一声。

不过糜旸的这一反应,诸葛瑾早就有预料到,故而诸葛瑾打算转变做法。

「孔明近来可好?」

听到诸葛瑾问起诸葛亮的近况,糜旸脸上由衷露出思念的神色。

「旸不久前刚与恩师通过书信,恩师近来的身体状况颇佳。」

能不好么。

历史上诸葛亮之所以会累死,乃是季汉国事危急,加上诸葛亮又军政一把抓。

可当世大汉的国运蒸蒸日上,军事要务又大多被糜旸分担走。

以诸葛亮的能力来说,单单处理政务,就算那政务再过繁杂,对他来说也不是难事。

听糜旸说诸葛亮的身体不错,诸葛瑾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抛开两者各为其主的事实不谈,他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还是极好的。

而因诸葛瑾有意的关怀起诸葛亮,这无形间拉近了他与糜旸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

糜旸便一脸敬意的,带着诸葛瑾登上早就准备好

的车辇朝着城内走去。

诸葛瑾乘坐的,乃是糜旸的专用车辇,加上糜旸又以弟子礼陪伴在诸葛瑾身侧。

任谁看到这一幕,不都得夸一句糜旸礼仪备至?

糜旸今日并未在城中下达戒严的禁令。

因此当诸葛瑾进入城中后,他很快便注意到了,城内正来回巡逻的一队队汉军。

观那些巡逻的汉军,一个个皆龙精虎猛,斗志昂扬。

连巡逻的汉军都尚且如此,更何况城外军营内的野战军呢?

诸葛瑾的脸色,变得暗淡了起来。

坐在一旁的糜旸,他的眼神时不时地落在诸葛瑾的身上。

诸葛瑾脸色的变化,被糜旸及时看在了眼中。

只是糜旸却并未表现出什么。

重头戏,还在后面呢。

行进了一段路程后,糜旸将诸葛瑾带入了他的府邸中。

而在将诸葛瑾一路护送至为他准备好的房间内后,糜旸便对着诸葛瑾言道:

「子瑜公远途而来,先好好歇息。

待明日旸会设下宴会,为子瑜公接风洗尘。」

说完这番话后,糜旸就要作势离去。

可诸葛瑾却慌忙的拦住糜旸,口中说道:

「吾身负国事而来,还望子晟稍待听我一言。」

见诸葛瑾都开始熟络的,称呼自己的表字了,糜旸也不好再拒绝。

糜旸笑着说道:

「子瑜公放心,旸就在府内,又不会无端消失。

然若是有国事,当在大庭广众下议之,岂可你我二人私下商议?

这样传出去,恐有碍你我名声。

不如等到明日,在宴席中子瑜公再言之。」

糜旸有理有据的话,让诸葛瑾无话可说。

再加上这一路上以来,糜旸的行为无可挑剔,也便让诸葛瑾渐渐放下了戒心。

于是诸葛瑾最后只能答应道:

「那便一切听子晟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