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李立荐进尚书台,韩家猛吸关东金(2 / 2)

三国骁雄韩遂 姚戎 5234 字 11个月前

袁绍官渡之战兵败后,荀谌不知所踪。但荀谌之子荀闳却突然出现在曹操军中任随军谋士。

荀彧数日陷于悲痛中,不能理事,委托录尚书事江南亭侯司徒赵温代理尚书令,而赵温恰是陈群的上司,陈群趁机向赵温推荐李立。

赵温面见张良,得到张良同意放人,李立得以顺利进尚书台。

赵温按陈群的建议,征求尚书台尚书荀攸、华歆、卫觊、郭浦,和尚书仆射钟路的认可后,任用李立为尚书侍郎。

韩遂大赞二子事办的甚好。

张姜子对长子在许都常聚宴饮酒很担心,突然提出要去许都探望做人质的长子韩韬和孙辈,只说太想念了。

韩遂不赞同,怕妻此行有危险。

韩略不以为然,觉得没事。

曹司空近来在军中专注于谋划攻占冀州和荆州,很少待在许都,许都有兄长韩韬的好友杨修、李立等,还有刚还许都的曾受韩家照顾的二百五十多西域侍子及家眷,韩韬常与这些人聚宴,每天日子过得热热闹闹,上上下下都已混熟,不会有人为难母亲。

韩遂还是不放心,张姜子猜出韩遂的意思,提出不让韩略同行,以免全家人被曹司空连锅端。

韩遂沉思良久后道:“可让汉安太守武悌子茂陵令武端、武端子长安县县丞武周二人辞去联军任命的职位,随同姜子前往许都,到许都活动,谋取朝廷的正式官吏。

韩家应加快把更多的人才推荐入朝廷,提前布局人脉,也为韩家最终归顺朝廷做好准备。

届时,朝廷中有更多曾受惠于韩家的人力挺韩家乃汉室忠臣,就算是韩家解甲归田,朝廷中也要一直有人为韩家说好话,才不至于落得卸甲后被抄家。”

最后全家人决定由征西将军府总管韩泉、探部副总管田敏随张姜子、武端、武周前往许都,定在三月农忙时节出发,沿途各军大都屯田或耕种。

张姜子身边有自己侍卫队六人和一名张家丫环保护,侍卫队乃一百零六位引弓门客之子组成,战力已超过韩遂的侍卫队,号称可在万军中杀进杀出。毕竟引弓门客岁月不饶人了。

韩略留在探部密切关注此行,并另在韩家售酒商队辎车中夹带价值一千三百八十斤黄金的财宝礼物进许都,用于上下打点,帮助李立、武端、武周谋取好的官职。

杨修在许都很活跃,开销大,也赠送其一部分财宝礼物。

韩遂力推武悌子武端、孙武周还有一个目的,武家乃豫州沛国竹邑县人,与沛国谯县曹操同郡,算是同乡,二人被曹司空重用的可能更大。而武悌在联军地盘里任汉安太守。

对于武端、武周职位的继任者,韩遂向右扶风太守昔坑推举酒泉郡书佐邯郸泉继任茂陵令,张掖郡书佐邯郸启继任长安县县丞。

昔坑采纳,报钟繇同意后上任。

韩盖从日律部落、契翰部落、乙弗部落谈判返回,各部落考虑打不过联军,又接受了韩家的价值五百斤黄金的财宝礼物,暂时罢兵,同意了韩遂提出的逐年递减西羌羊在雍州的市场份额。

一场极可能发生的战事总算是化解了。

另外,日律部落已将二万人口转给外孙窦宾,还剩八万多人口。契翰部落、乙弗部落各有五万多人口。

随着韩家多种大宗货物在各地出售,韩遂一直有种预感,同类的事件还会出现。

果然,不久,传来消息,韩家出售到关东的长安葡萄酒热销,但对关东酒业冲击很大。

韩家每年产葡萄酒四十万斗,装入十六万坛。以长安县葡萄酒名义,按一级产地三级酒八百钱一斗,每年从关东刮走二万多斤黄金,还据传言,关东各城的酿酒作坊酒滞销,约五成库存卖不动,本年减产一半。

连续两年后,关东民间已发生黄金吃紧现象,进货店铺纷纷要求韩家本年收新布帛币,不再支付黄金,官府还未介入此事。

韩遂不仅担心司隶校尉钟繇会接到曹司空之令突然关闭潼关,不让韩家货物进关东,而且还担心新布帛币又大量回流入韩家,造成新布帛币库存积压。

新布帛币要存放在干燥的库中,不能长期存于地窖中,而且占地多,运输也有成本,远不如黄金和西域金币易存易运。

于是派探部去打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