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胜利者姿态(2 / 2)

但是,加上中试开始前调入的试验工,方翰民手下满打满算也就二十来个人,关键是这些人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他手下没有一个富余人员,找不到谁替张师傅顶岗。

看着老张脸上布满殷切的期望,方翰民朝他点了点头,“你去吧。”

“可是,谁替我顶岗呢?”老张好像有点不放心。

“这就不用你管了,你只管陪嫂子回娘家过年就是了。”

“方科长,给你出难题了,真不好意思。”

难怪方翰民当初一定要把焦铁辉和老张等人调来他手下当试验工,这是一些多么朴实的人啊!

春节之前,中试的第一批钯碳催化剂已经制成,经测试,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可以投入加氢还原试验。

即使没有张师傅这件事,方翰民春节期间也要天天上班,深入基层岗位查看试验进度和试验结果,因为中试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他作为技术科副科长和“钯碳催化法加氢还原项目”的负责人,不可能袖手旁观。

找不到其他人替老张顶岗,方翰民只好自己顶上去,这对他倒没有任何困难,离开基层岗位还不到两年,他又比较年轻,顶岗倒三班,根本不算事。

焦铁辉知道后,跑到办公室找方翰民,“听说你要亲自替老张顶岗?”

“对呀,咱们这里就这几个人,大家都有岗位,张师傅确实需要请假,我不替他顶上去怎么办?”

“你要管全局,哪用得着你呀!替老张顶岗的事,交给我就行了。”

“焦师傅,你有自己的岗位,怎么能替别人顶岗呢?”

“因为我跟老张不在一个岗位,我下班后,可以替他上班。”

“那不是连轴转吗?万万不可!”

“有什么不可的?这段时间你不是一直都在连轴转吗?”

多好的同事!虽然方翰民不同意对方的做法,但他心里很感激,“焦师傅,你是有家有口的人,下班后有家务活,尤其是过年过节,家人们都等着跟你团聚,我跟你不一样,没家没口,独自一人,自己吃饱了全家不饿,没有任何牵挂,我比谁都适合替别人顶岗。”

见自己说服不了方翰民,焦铁辉只得悻悻地离开了。

老张的岗位是催化加氢试验,他的班组被排在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的中班。

白天,方翰民很少待在办公室,他穿上工作服,挨个岗位查看,遇到职工提出的问题,予以及时解答。

下午四点,到了中班职工接班的时候,方翰民按时到老张所在的岗位接班,他怕组长郭鹏在他面前放不开手脚,只要仪器设备运转正常,工艺条件控制在规定范围,方翰民只顾操作自己负责的设备,不会多说一句话。

因为一切都在方翰民的掌控之中,整个中试都做的相当顺利,他指示几位技术人员,只验证三组工艺条件,原因在实验室已经解释过了。

正月底,方翰民正式宣布催化加氢中间放大试验圆满结束,他跟几位技术人员共同整理数据,编写试验报告,十几名试验工人除了做一些清理现场,保养仪器设备的工作,基本闲下来无事可做了。

如果把他们送回原单位,二车间领导肯定不愿接收,当初把他们从二车间调出来,原岗位就及时补充了人手,再把他们送回去,人家也没法给他们安排工作。

但是,方翰民认为焦铁辉等人不仅人品不错,而且一个个也很聪明,特别是动手能力,比好多技术人员都强,就是读书太少,如果这些人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们完全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技师。

为了给焦铁辉等人找事做,方翰民准备把他们组织起来集中学习,焦铁辉历来心直口快,“翰民,你让我们这些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你知道我们是什么基础吗?让我们学习数理化,简直是强人所难啊!给我们讲技术原理,那就是对牛弹琴。”

面对这些自卑的同事,方翰民唯有打气和鼓励,“焦师傅,不要自暴自弃嘛,根据我的观察,其实你们都很聪明,只是读书期间没用功,把自己耽误了。如果你们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我觉得在实际工作中,你们的能力会得到更大发挥。”

“关键是我们对数理化不感兴趣,就怕你给我们讲,我们也听不进去呀!”

“试试吧,不试怎么知道究竟感不感兴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