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选人用人(2)(2 / 2)

“哎哟,看来这几年你在班子里的日子也不轻松啊!要是早知道老王没起好作用,局里就会把他调离红星制药厂。”

“嗨,不就是排除阻力嘛,毕竟我才是厂长,这也是厂长工作的一部分。至于老王的去留,不仅以前没必要,以后也没必要,因为他是红星制药厂元老,就让他继续待在领导班子里吧,我认为他掀不起什么大浪。”袁厂长自信满满地说。

“你可别想的太简单了,以前有你在,你能压制他,所以,老王对厂里没有造成大的危害。如果方翰民当厂长,老王自然不服气,他又是元老,要是他跟方翰民闹别扭,班子里还不得乱成一锅粥?你就不会担心红星制药厂的工作没法开展吗?”

“范局,既然推荐方翰民接替我的职务,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红星制药厂所有的工艺技术和生产情况,全在方翰民的掌控之中,而且,红星制药厂的未来,也在于方翰民在科技进步方面的不懈努力。别看老王是主管生产的副厂长,他对全厂的生产情况了解多少?假如在厂级班子里讨论生产或技术问题,我认为老王的意见,对方翰民的决策形不成多大阻力。”

范局长点了点头,“在技术和生产方面,方翰民可以完全主导,要是老王以元老的身份向方翰民施压,从而影响他的决策,你觉得方翰民能顶得住吗?”

“前面我说方翰民是个原则性极强的人,有关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事,方翰民会毫不退让地坚持自己的原则,至于其他方面,只要不违背大的原则,他可能都懒得过问。当初方翰民升任技术科长的时候,技术科几乎是清一色的老科技人员,也算是红星制药厂的元老,我觉得他当时遇到的阻力,不会比将来出任厂长的阻力小,但他成功应对了那些挑战。”

“我认为情况不一定像你想象那么简单,技术科那些老科技人员,只是普通职工,无职无权,他们顶多当面顶撞几句,背后搞点小工作,但老王毕竟是红星制药厂第一副厂长,全厂的第二号人物,他要是跟方翰民较劲,我觉得形成的阻力不一般。”

袁厂长想了想,“嗯,你这担心有道理,不过方翰民也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他的技术成果在去年荣获全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项荣誉足以抵消老王的元老身份,另外,他上半年参加了一次全国制药科技研讨会,他在会上宣读了发表在全国著名刊物的论文,引起了与会者的震动,方翰民现在已经成了行业内在全国小有名气的专家。我想,面对如今的方翰民,老王也许会收敛一些。”

“是啊,当元老遇到专家,脾气可能就没有那么大了。不过,除了老王,班子里其他人就没有想法吗?”范局长再次提醒。

“老夏是总工程师,起初他对方翰民的态度跟老王有些类似,随着方翰民不断在技术上取得成就,他的态度有所转变,加之曾经被方翰民的试验结果打过脸,老夏现在对方翰民敬而远之,再加上他年龄最大,应该不会有那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了。主管后勤基建和财务方面的副厂长,如果有自知之明的话,也应该顺应潮流,只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看来就像你说的那样,方翰民是接替你的最佳人选,在局里正式对外公布之前,你要跟现在的班子成员打好招呼,做好他们的工作,尽量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另外,红星制药厂毕竟是几千人的大型地方国营企业,出任其一把手,对政治面貌是有要求的,可能方翰民现在还没有加入组织吧?以你对他的了解,你认为他离加入组织的要求还差多远?”

范局长提到的问题,被老袁忽略了,但他对此并不十分担心,“这件事倒很关键,不过,从方翰民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以及他勇于担当的责任心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还有良好的人品和严于自律的操守,我认为他已经具备加入组织的条件,差的仅仅是一个形式。”

“如果情况真是这样,回去后你第一时间办这件事,然后跟班子成员通气,让他们有个思想准备。”范局长叮嘱道。

“好吧,时间紧迫,如果没有其他事情,我就回去了。”说完,老袁就要起身告辞。

“干嘛这么着急?时间再紧迫,也不至于再多呆几分钟吧?”

老袁再次坐下来,“怎么,你还有事?”

“刚才我又产生了个想法,关于方翰民这件事,如果你在班子里遇到的阻力太大,你可以把事情往局里推,推到我这里。”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老袁莫名地看着对方。

“就跟我的做法一样,你同时往局里推荐几名候选人,名义上让局里决定,实际上早就定好了。到时候即使你们班子里的成员有意见,也把你择出来了。”

“范局,谢谢你的好意!但我用不着这样做,红星制药厂领导班子成员绝大多数还是通情达理的,对于极个别成员,我早就习惯听取他们的反对意见了,但那不能左右我的决定。我相信只要把道理讲透,完全可以获得大多数成员的理解与支持,这个自信我是有的。”

“那我多虑了。你说得对,把道理讲透,争取得到绝大多数班子成员的理解,尽量化解矛盾,给你的继任者营造一个宽松平和的工作环境,方翰民毕竟年轻,他接手后也需要大家的支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