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大姐的风采1(2 / 2)

这时候他们傻眼了,内部人士也分成了两派。

其中一派认为应该把他们前期的研究成果转化成实用的产品,先卖出去,获得资金。

另外一派人认为,这时候把浅显的成果转化成产品,就算拿出去卖也没什么竞争力,更不会被市场认可,甚至有可能砸了他们的牌子,没有人是傻子。

就这样,两派人争来争去,反而产生了激烈的思想碰撞,研究所的老板也被「研究派」给说服了,就出去找资金,准备拿钱回来继续研究。

但也说了,他们研究到下一个阶段后,必须把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多少也收回点资金来。

这个说法获得了两派人的一致

同意!

可是找资金的时候,研究所的老板唐学林才发现没人买账。

这么说吧,现在全国上下研究ai人工智能的企业、研究所不下十几万家,这个数目原本应该叫百家争鸣才对,可是其中的大部分企业压根没有实质性的「阶段性成果」,他们都是糊弄,骗取国家的资金补助的。

他们一旦拿不出成果来,下一个阶段也拿不到补助资金了,企业或者研究所就申请破产了。

投资方又不是傻子,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比国家的某些机构更聪明,选择投资ai人工智能时也更加谨慎。

这个「宇翰科技研究所」虽然研究成果看上去不少,但是他们连个阶段性的产品都拿不出来,投资方就很慎重了,觉得他们可能有问题。

也有投资方愿意给资金的,但是觉得唐学林说的天花乱坠,要价太虚高了,必须得压价。

唐学林自然也不乐意贱卖宇翰科技的股份。

等唐学林兜兜转转找到了「凯云投资」时,夏静雅承接的这个项目,她对「ai人工智能」也有一点研究。

在认真听取了唐学林的汇报后,夏静雅觉得他们这个研究所好像有搞头,就没有直接拒绝。

组建了新的项目团队后,前后三次调研,还从「小爱科技」的张旭叔叔那边找了「人工智能」研究方面更专业的人对「宇翰科技研究所」进行审查。

最后发现这个「宇翰科技研究所」还真有点东西,他们的研究很扎实,技术沉淀很雄厚,并不是盲目研究骗资金的那一类。

夏静雅结合了多个方面,最后决定投资它。

而且一投就是5个亿,把母亲罗希云批给她的资金给投出去了一半,换取了宇瀚科技研究所30%的股份。

唐学林原本是不同意这个价格的,可这是他接触的所有投资方中出价最高的,而且夏静雅很有诚意,还给唐学林说,关键时刻,她可以协助从其他的ai人工智能研究公司找人帮他们解决技术难题。

康学林在看到小爱科技的研究人员时,他心里就有谱了,最后接受了这笔投资。

但夏静雅投资完这一波之后,她手里还有5个亿的资金,不可能让它在账户里睡大觉。

短暂的休息过后,夏静雅的这个团队又开始瞄准其他的项目了。

不过投资也属于大海捞针,很考验他们的眼光。

除了类似宇翰科技这种一投资就是几个亿的大项目之外,他们也会做一些天使投资,但这个更考验他们团队的能力,这段时间,他们的压力很大。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