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腊月(2 / 2)

这炉子是先前从空间转移出来的,步入深秋时司宁宁就把它给用上了,那会儿主要目的是用来烧热水、温热水用的。

后来天冷了,夜里司宁宁就把它放在屋里几张床铺中间,窗户支开一条缝隙透风,炉子上架上水壶,底下的通风口调到最小,两块蜂窝煤能烧大半宿,整个房间到清早都还能维持暖洋洋的状态,别提多舒服。

当然,这是女知青这边屋子的情况,男知青那边就比较受罪了。

屋大人少,即使有陶盆做的火盆,但因为陶盆散热过快,又没有木屑一类耐烧的东西,屋里就暖和那一会儿,之后很快就会冷下来。

平时吃饭时唠嗑,司宁宁没少李凌源和宋书瀚他们说夜里太冷,睡熟了都给冻醒了,脚底冻麻了等等,还问司宁宁炉子是哪里买的来着。

司宁宁委婉回答了是在黑市买的,价格是五块。

一些老式的二手炉子,你跟人家买,那也得是个七八块钱起步,而且人家都不一定能愿意出手。

五块钱虽然不是小数目,但是能买到一整个这样好的炉子,那也是值得的,几位男知青很是意动。

至于价格问题,他们只当是这里地方小,人们穷又节俭,炉子一类的东西不是口粮,因而能省去这笔开销就省去这笔开销,也连带着让这炉子的价格也都上不去了。

司宁宁看出男知青的意动,为这事儿,她还进空间又收拾出来了几个炉子出来。

当然弄这些并不是图挣钱,要是为了钱的话,不说坐地起价,按照市场价格都不止这点钱。

她做这些,完全是想尽可能的让大家生活便利一点,安稳舒服一点而已。

只是她炉子虽然收拾好了,但因为这段时间一直连绵不断地下雨,路上泥泞多实在不好走,她就没去镇里。

想着这些事,司宁宁控制好炉子里的火后,往象鼻壶里加满凉水放了上去,之后就搬着小马扎坐在门口光亮好的地方,一边烤火取暖,一边慢吞吞地织起手套来。

上回去镇里还是为了把空间的棉被倒腾出来,当时顺道去了趟猴头那边,司宁宁委婉向猴头打探了一下顾家兄弟那边的情况,然而回答让人意外,却又有些意料之中。

顾家三兄弟有一个多月没找猴头了,猴头在镇里也不曾见过他们。

司宁宁有点捉摸不定,不确定顾家三兄弟是为了躲避风头暂时选择按兵不动,还是说顾熙和那边出了什么问题?

总之当时司宁宁给猴头留了话,如果顾家兄弟过来,并且还对橡胶厂的工作感兴趣的话,腊八节那天可以在废品站那里等她。

这年头不讲究年假什么的,但是一些传统的大节日,工厂还是会放假休息的,至少像傅红书那种级别的领班主任肯定是会休息。

如果顾家兄弟来人,她到时候可以领着他们去傅红书那儿,先让傅红书过过眼。

这么想来,司宁宁又忽然反应过来,距离上回去镇里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

后天就是腊八节了。

司宁宁目光由手中竹针转向门外,南方的常青树似乎遍地都是,门前那几个高耸的大树夏季叶片还碧绿着,入冬一段时间,许是光合作用不充足的缘故,眼下呈现死气沉沉的墨绿。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