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0 是我们成功了(2 / 2)

“没事,再睡会儿。”

被杨小涛搂在怀里,冉秋叶顺势往里靠了靠枕着杨小涛的胳膊,却是没有再睡。

昨晚上他们虽然睡得晚一些,却是彻底的放松了,杨小涛也兑现了白天说的话,没有刻意避开。

两人最后睡觉的时候,都是趴在一起睡的。

“几点了?”

“七点多吧。”

“七点多了啊,该起来了,我今天约了翠平姐去学校看看呢。”

冉秋叶想着就坐起身来,然后好像听到什么,拉开窗帘看着外面。

“别看了,是贾张氏回来了,正在家里哭嚎呢。”

杨小涛拿过衣服穿着,这会儿声音越来越大,估计也睡不好了。

“回来了?不应该住院治疗吗?”

“谁知道啊,估计是省钱吧。”

杨小涛回了句,冉秋叶听了点头。

两人穿好衣服准备早饭,院子里不少人被贾张氏吵醒,出来都是骂骂咧咧的。

现在还好,这要是一晚上干嚎,谁受得了啊。

秦淮茹见周围人模样,低着头端着水盆往贾家走,心里也不想听这干嚎啊。

吃过早饭,杨小涛就带着冉秋叶接上翠平往杨家庄走去。

等来到杨家庄,冉秋叶与翠平前往学校,杨小涛则是来到大棚施工现场,查看进度。

中午饭前,村外来了十多辆卡车组成的车队,正是一分厂连夜制作出来的搅拌机,还有生产出来的大棚骨架。

杨小涛带人接收三台搅拌机后,随后直接搬到工地现场教王浩等人学习操作。

在柴油发动机的带动下,搅拌机开始工作,土壤的制备速度大大增加。

而随着周围村子越来越多的人赶来帮忙,大棚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按照这个进度,用不到元旦前,就能完成一百座大棚的建设任务。

......

三天后,高玉峰从西北带人回来。

一下火车,就带着人直奔杨家庄。

“大棚在哪?”

杨小涛在村口刚接到人,高玉峰就迫不及待的喊着。

见他一副胡子邋遢的模样,连身上的棉袄都布满灰尘,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饭的呢。

“不急,村里给你们安排了住处,你们先去放下东西,喝口热水我再带你去。”

高玉峰听了也知道不急于一时,便带着二队的人进了村子。

农科院的人见了,自然是一阵欢喜,然后就说起研究发现的过程,让二队的人好一阵羡慕,连带着杨小涛在众人心目中的形象再次拔高。

喝了两碗骨头汤,高玉峰感觉身体像是活过来似的,再次催促起来。

杨小涛便带着他前往大棚区。

“这么多,这么多人,这么多大棚!”

站在土坡上,高玉峰看着忙碌的人群,不住的感慨着。

杨小涛只是笑着点头,“人多力量大啊。”

等待着高玉峰来到大棚前,透过薄膜,高玉峰就看到了里面绿色的苗。

心情,更是激动。

“你们成功了?”

带着疑惑和期望,高玉峰还是不敢相信。

“不是你们,而是我们,我们成功了!”

杨小涛纠正着,伸手在高玉峰和周围一群人身上点点,“没有他们,这事完不成。”

高玉峰笑笑不语,然后冲到大棚里面,发出阵阵惊呼。

又过了一天,院长也带人回到四九城,顾不得休息就坐车跑来杨家庄。

于是,就在冬至这天,农科村三大梯队百十号人就在这杨家庄完成了会师。

“院长,这是三号棚,也是最早种下去的大棚。”

杨小涛站在大棚外,指着正拉开帘子接受阳光照射的大棚介绍着。

院长头上的银发又多了,脸上也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身体更显得单薄。

不过在看到杨家庄一长串的大棚,远远看去那闪亮的薄膜,院长的心里就涌出一股热量,支撑着他坚持不倒下。

而此时,趴在薄膜上感受着质感带来的温度,这股热量更加澎湃。

“这一座也是最早发现适宜环境的大棚,帮助我们确立最佳适宜的环境温度,随后才开始规模展开...”

杨小涛一边说着,一边打开大棚的门走进去。

院长与高玉峰两人跟在后面,其他人并没有进来。

主要是人多了,容易影响里面的温度。

三人进来,负责记录观察的杨大妮忙上前将记录表递上去。

杨小涛看了眼,递给一旁的院长。

院长看了眼,不住的点头,“好,好,充分准确的数据,加上成功的经验,咱们农科院这次算是完成一半任务了啊。”

一边笑着,一边将目光放在地里面点缀的那点绿上。

杨小涛也看着土地中咩咩蒿,准确的说是三寸长的几片绿叶上。

在小薇的努力下,三号棚和四号棚最先出现嫩芽,这两天每到夜里小薇都会在两座大棚里奔波,虽然每一颗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可架不住数量多啊。

不仅要照顾这两个大棚,其余的大棚也要均摊,如此情形下,后面需要小薇的地方是越来越多。

哪怕是白天吸收能量,小薇一晚上下来也扛不住啊,每次干完回到身边,咻咻的声音中都是疲惫。

可杨小涛也帮不了她,想要获取能量,就只能靠自己吸收。

“院长,这一株是我昨天来标记的,这一晚上又长出来一个嫩叶,看起来这温湿度环境维持的不错,这植物生长的很旺盛啊。”

高玉峰在一株咩咩篙前停下,数了数叶子认真的说着。

院长也走过去,两人蹲在一起数着叶子。

“嗯,这应该是幼苗生长期,按照这速度,估计元旦过后就能进入快速生长期,按照资料显示,等过了年,就差不多进入成熟期了,也就可以分批次采摘。”

“这样算算时间,应该在二、三月份吧,来得及。”

院长掐着手指头算着时间,一旁的高玉峰点头,然后看向杨小涛,“前提是,确定咱们种出来的跟西北一样,那才是来得及。”

闻言杨小涛笑着,“这个,我们已经在做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