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思想最重要(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7248 字 10个月前

秦为手里有钱,而且他这人看似不管闲事,可骨子里却见不得可怜人。

若是施粥那没问题,可这个洗澡送衣服……过了些。

太殷勤了些!

而就当赵祯开始猜忌的时候,秦为却一语打破了他的想法。

“这是臣去化缘化来的……”

你当自己是和尚么?

许茂则许是想调和一下气氛,就笑道:“秦大人有这本事,就算以后做不成官,当个和尚也是能糊口的。”

秦为会心一笑,接着道:“臣去了枢密院,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后,王公心系灾民就给了些,然后三司的王相公也给了些,还有政事堂……张相磨不过臣,给了大头。”

哥叱咤江湖多少年了,岂能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但凡牵扯道公家的事情,当然是要从朝中弄钱。

哪怕公家穷到当裤子,哪怕这个事儿办不成,也绝不能以私人的身份去做公家的差事,这是底线……

一抹微笑浮现在赵祯嘴角。

秦为坑人的本事可谓一绝,想来那些宰辅也是深受其害啊!

然后忽的笑道:“那些人被你磨着,估摸着也是不耐烦才给了钱吧?”

“是啊!”

秦为刚忙细数了那些人如何如何难缠,张之白如何如何不好说话。

反正就是一通抱怨。

“特别是御史台的范中承,好家伙,我就要两百贯,嘴皮子都磨破了,范中承就一句话‘没钱’!最后还是臣搬出了陛下您,才从他手里扣出了一百五十贯,说若再多一文钱都没有了……还揶揄了臣好一通,说什么枢密院的王公待臣如子侄,为何不去磨王公,要多少有多少……可臣是陛下的臣子,自然要以国家为重,万一因为这事儿枢密院出了亏空,那才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不划算啊!”

秦为看似唏嘘的摇摇头。

赵祯却深以为然的笑了笑。

王臻看重秦为,二人情同父子。

若秦为真的张口,王臻恐怕凑钱也会给他兜这个底。

赵祯有些羡慕,又笑道:“年中各处都把该花的钱花了,只等着年末有些结余,也好过个好年……王臻那边刚裁撤了不少厢军名额,三司便少给了一大半儿用度……今年枢密院怕是难熬了。不过王卿历来刚正铁腕,他能镇住那些好闹腾的人,也让朕放心了不少。”

是啊!

若没有王臻的铁血手腕整治,枢密院那种鱼龙混杂文武皆管的地方,早就乱成了一锅粥。

毕竟以工代赈不是小事儿,最吃亏的莫过于少了朝廷军费的枢密院了。

以前十万厢军就是十万人的军费,枢密院上下都能捞到一些好处。

现在厢军的来源断了,那些灾民都去重地了,枢密院的军费自然就会缩水,若不是王臻压着,说不定就会闹得鸡飞狗跳。

赵祯走到了门外,突然止步问道:“你说学生要知道疾苦,要做事,不能做书呆子,可如今的士风却不是如此,要许久方能挽回……你觉得还要做吗?”

这个依旧是题目。

外面多了些陌生的面孔,见到赵祯出来后,其中几人面色大变,然后悄然往外退去。

这是来查探国子监动静的各处势力之人,背后多半是那几家权贵。

这是个态度问题,答对了加分不少,答错就说明你长歪了。

秦为觉得赵祯这是终于被自己传染了,他改革的心又坚定了起来,只是心里没底,想要找些理由来说服自己。

秦为没有犹豫,说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做了就是。”

赞!

赵祯的笑容终于是压不住了,嘴都快裂到了耳边。

许茂则压下眸色,心中暗自转动着念头。

赵祯本是随口一问,可没想到秦为竟然给出了答案,这是手段啊!他能窥探出帝王的心思……

更是一种有担当的态度和坦荡。

这样的秦为,太可怕了!

尤其是他刚刚说‘化缘’的那番话,不卑不亢将王臻与他的关系说的光明正大,没有丝毫的遮掩。

那是因为他算准了赵祯的态度。

皇帝最忌讳的就是自己信任的臣子结党,所以他越是遮遮掩掩,赵祯反而越是猜忌。

倒不如有什么说什么,我每件事儿都坐得光明磊落,自不怕任何人诋毁。

陛下会选择王臻做第三位宰辅吗?

……

都说庞世英是神童,天才一流的人物。

就连秦为都对他青睐有加,平时自己讲课时,总会把庞世英叫到身边,让他可以近距离聆听每一个细节。

秦祭酒的文学造诣自不用多说。

这国子监里的学生,一半儿是冲着大儒来的,另一半而就是冲着秦为而来的。

用换算法来看,秦为的声誉并不比那些大儒差多少。

尤其是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流派之后,杂家学术隐隐成为了国子监的主流科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