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你是怎么做到的?(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10437 字 10个月前

皇城司最大的作用就是监察天下一切可疑之事。

大宋国都汴梁城,就是皇城司主要的防控范围,在这里,一切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的眼睛。

毕竟是天子脚下。

皇宫周围自然戒备森严,否则一旦发生什么叛乱之类的事情,那少不得就一锅烩了。

所以既然要监控,那就少不了密碟的介入,这些人不禁要防范外国的刺探,还要防范这些官员有没有不臣之心者。

朝中大大小小的官员,但凡有些权利,又或是稍有些异样的,都在他们的监管范围之内。

就比如商郡王府、定王府……还有不少宗室权贵们,这些人的家中或是周围,都有皇城司的便衣密碟在监视着。

实则大家也都清楚,这种监查是必要的。

换成谁来做皇帝,都不可能两眼一抹黑,任由那些人在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

所以这些官员权贵们也都潜意识的选择了配合,查就查吧,反正也躲不过。

可今日大伙儿却有些后怕。

“都知,若是兄弟们潜入秦家掉进坑里去……”

要了命啊!

旁的官员都默认皇城司的监查,甚至巴不得皇城司来监控,以好向陛下证明自家没有不臣之心。

偏偏只有秦家。

自皇城司开始监视秦家开始,秦家的反应就来了,先是派人反监视,如今更是设置了陷阱机关。

这以后咱们还敢随便探查秦家么?

消息传开后,皇城司里的人大多都怕了,连叶双愁也觉得,以后若再派人去探秦家的话,怕是无人敢去。

就算密碟们的手段不弱,但明知送死,谁还会去?

这缺德玩意儿!

叶双愁想破口大骂秦为的缺德,可却没有发表言论的立场。

人家在自己的院子里挖坑防贼,还要跟你汇报不成?大宋哪条法律规定,私人不可在家中设置陷阱了?

有人建议道:“都知,秦家如此防范,说不定里面就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越是这样咱们就越要警惕啊!要不……小人晚上带几个人去看看?”

万事都要提前准备,否则秦家以后就真成生人勿进了。

再说秦家私下里养的那些探子。

皇城司的人曾几何时也和他们较量过,而且还吃了不小的亏。

大家嘴上不说,但心里却是一万个不服气的。

我堂堂皇城司,大宋密碟的祖师爷,竟被一群乡野村夫打败了,若不能出了这口气,大家总觉得脸上无关。

叶双愁也知道手下人大多憋着气,要和秦家那些人较量一下。

毕竟皇城司的威严不容轻犯!

他没有考虑,便微微颔首,“那个张勇有些本事,要机灵,要小心些。”

还有那个缺德的秦为,当真是让人想破口大骂。

……

政事堂这边的审核结束了。

看着那些审核的官员们鱼贯而出,大伙儿都默契的停住了手头的工作,都在等待着最终答案。

国子监的乡试是否真的舞弊了?

科举舞弊可是大案!

一旦查实肯定会有无数人倒霉,而秦为将会首当其冲,连带国子监、司事局这些和他相关的部门,也会受到很大的波及。

当朝首辅张之白领衔众官员亲查此事,由此大家也能感受到这份重视。

等所有人都出来后,张之白的身影随即出现。

他的面色铁青,抿着嘴一言不发……

这个表情让大家心中不禁一个咯噔。

大案真的发了?

张之白没管他们的猜忌,急匆匆的便去请见皇帝。

而由他带来的这种压迫感,让不少人猜忌云云,各种消息也开始迅速发散。

“是舞弊!张相都黑着脸进宫了,这不是舞弊是什么?”

“八成就是了……”

“啧啧!那秦为好大的胆子啊!”

“等死吧,这次谁也保不住他!”

“枢相王臻可能会出手,但……这事儿他出手也没用,就算陛下碍于情面,但此事一旦传出,天下人该如何看待朝廷?!”

便随着无数的议论声。

张之白有些浑浑噩噩的走进了大殿,然后有些疲倦的行了一礼。

赵祯也在等待消息,见状便关切道:“可有结果了?来啊!给张卿拿个凳子来……”

这事儿有些恶心人。

一旦发酵,就会有人说皇帝不识人,甚至会说皇帝昏聩庸愚。

不过还在那些国子监在读的学生,大多家中都没有什么背景,便如韩琦这种的,家中有些势力但也不再汴梁。

这就有话好说了。

秦为因何舞弊?不就是因为你们这些人硬要来抢国子监的名额么?

名额都被权贵占了,那这些寒窗苦读的国子监学子们就活该去死?

……权贵子弟凭什么来国子监附学?凭什么?!

赵祯仿佛看到了秦为在怒吼。

那个少年和自己一样,好像对权贵天生就带着不满,讥讽只是一回事,有时候甚至下黑手。

比如说吕夷简就被他坑过几次。

要说皇帝不喜欢权贵还有情可以原,毕竟这些人势力太大,很容易就能威胁皇权,所以历代帝王对这些权贵们都是恩威兼并,对他们防范甚严。

可秦为不喜欢权贵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你自己可就是权贵啊!

眼看赵祯又要走神儿,张之白只能赶快将结果告知,苦笑说道:“陛下,国子监的考卷已全数复核、无有遗漏,可这些试卷……大多无错。”

哈!

赵祯本来都开始悲观的谋划如何才能保住秦为,至少不能让他就这么被贬谪出京吧……

可结果竟然是……没有舞弊吗?

闻言就差点站了起来。

竟然没错?

他还是不放心的问道:“什么叫‘大多无错’?难道还有错的?”

而且……张之白方才明明说的是‘可这些试卷……’,这明显不是个肯定句啊!

难道是他也觉得有人舞弊了,可就是查不出来?

莫不是少数人舞弊,从而夹杂其中不好判断?

张之白摇头苦笑,道:“不是有错,而是……有三份卷子争议颇大,他们的言论过于偏激……有些秦为处事的味道,强压无用功……差点被黜落。”看书溂

有些争议算什么……只要确定没舞弊就好。

哈哈哈哈!

赵祯忍着大笑的冲动,但心中实在是快意,于是就起身道:“张卿!也就是说此次,国子监乡试并无人舞弊!可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