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以后养狗吧(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9375 字 10个月前

大宋文武有别,这个分割线泾渭分明。

这一刻众人都为裘书玄默哀了一瞬……你敢跟武将勾搭,忘了你去府洲的职责了么?是监视!

这人怕是飘了……回头一封调令,就让你滚去蛮荒之地反省。

“裘书玄前一阵子来了奏报,说他和折继闵一个看法,都觉得西夏人这是虚张声势,根本不足为虑。”

这话让张之白觉得简直就是扯淡。

“荒谬!”

老张怒了,出班说道:“西夏那些部落从来不服王化,他们哪一年不来袭扰大宋?府洲哪一年不是以经发觉,就马上奏报求援,怎么今年就变了……这是谁变了?陛下,臣以为要派人去查,仔细查!”

但凡和武将扯上关系的事儿,那都是满朝文官的大事儿,他们第一反应就是严查,然后用各种理由将其压制。

别管你什么想法,知情不报就是有罪!

你说西夏不敢来,那万一呢?

作为边防武将,你折继闵担得起这个后果么?一封奏报而已,就算西夏虚张声势,你也要提前上表一声,好让朝中提前准备应对。

现在倒好,人家都集结大军了,大宋这边却没有任何反应。

这时有朝臣站了出来,顺着宰辅的话往下说道:“陛下,是该好好查查了……府洲地处大宋最西北,这里可是抵御辽夏的最前沿,万一有失朝廷根本来不及应对。”

府洲时大宋的府洲,麟府路是大宋的边防要塞。

这个地方朝廷那些刷笔杆子的文人可以随口弃之,但不可落入一个武将的手里。

这种理念很畸形。

就好似自家门前的土地,我可以摒弃不要,但却不能让自家人给把持了。

怪就怪五代期间,那些架炮往里打的案例太多了,导致当权者早都成了惊弓之鸟,生怕当年的剧情重演。

此话一出就引发了大多人的共鸣。

不过宰辅们并未凑热闹,他们在商议着该如何增援河东。

是的,他们从来都没想要支援麟府路,那地方后有黄河阻隔,于大宋来说,就是一块随时可能被攻占的飞地。

但河东路不一样,它与大宋本土相连,是正儿八经的中原地区。

也就是在大宋时,人们觉得河东路挺远的,因为那里是大宋西北的边缘,可若是放到唐、明两代,这里都是正儿八经的中原内地。

往外数倍的疆土都是属于中央治国的统治。

所以增援河东路,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否则敌人一旦过了黄河,河东路就是首当其中,到时大宋再想防守,代价可就不止增援了。

至于麟府路,他们闭门死守就是,成不成的那得看命,反正丢了也就丢了,大宋守着黄河,自觉巴适得很……

秦为听着这些叫嚣,简直无了个大语。

好好地自家地盘儿,说不要就不要了?

扼守西北的战略重地,就准备任由它自生自灭了?看书喇

别说没有黄河,就算有黄河在,敌人只要攻下麟府路,那么大宋西北之外将再无纵深的可能。

这辈子就守着黄河苟且吧。

想着想着,他突然笑吟吟的说道:“此事怕是有些误会了吧?”

众人一怔,他们险些都忘了,这里还站着一个和西夏人交过手的。

也就是这一战,秦为喜提文武全才的口头荣誉。

当然,这种称号太虚了,不少人都嗤之以鼻。

你见过哪个朝代有二十岁的文武全才么?当前的霍去病也不过是勇冠三军而已,但他文化不高啊。

你秦为才二十就敢说文武全才,疯了吧!

于是有人就不服了,说道:“西夏人起了十万大军征伐我国,如今都要兵临城下了,还有什么误会?秦大人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你这话听着就像是别有用心!

你是为了帮折继闵脱罪在找说辞么?

有人便阴测测的道:“秦大人,听闻你曾在府洲与折家结交,折继闵的胞弟折继祖入京述职,也是你大力举荐……暂且不说你们私交如何,但这是军国大事,可容不得你徇私!”

这人绝壁是权贵那一伙的,这是公报私仇!

秦为先前才放话。

说以后不许权贵子弟附学国子监,惹的这群人背地里愤骂连天,恨不得找杀手趁夜将他给做了。

可这里是汴梁城,举头三尺有皇权。

他们敢不敢动手另说,就算动起手来也不见得就能赢。

现在的秦为可不是当初那个吴下阿蒙了,他手里有私家密碟,而且是陛下默认了的,但凡有些风吹草动,他比任何人都要先洞悉。

未战先知,这是天然的优势。

更令人忌惮的是,城外还有三百北伐军日夜操练,说是精兵悍将也不为过。

偏偏这些人也是秦为一手组建训练出来的。

大家都清楚,那狄青不过是明面上的指挥使,这只军队真正的指挥权还是在秦为手里,除了赵祯,他们不用听任何人的调令。

但凡秦家受到打击,北伐军的冲势谁能挡?

三衙禁军又如何,当初还不是被人家摁在地上摩擦……

所以权贵们只是咆哮的厉害,目前还没人敢动手泄愤,毕竟除了皇帝,任何人想要用武力压制秦为,那基本都是做梦。

除非哪天秦为造反了,到时皇命一下,任你再精锐也不过三百人,北衙六军十几万的部队,踩也要把你踩死!

当然……这一点更不可能。

但不动手不代表不会出手……

朝堂之上群臣商论国策,大家自主发言,这个时候给你秦为来一下,你干着急却没办法反驳。

也是爽歪歪啊!

秦为认得此人……游昌道!

游昌道更是对秦为知之甚详,简直就是扒了灰都忘不了的人。

二人的仇怨要追溯道两年前的梁园文会。

或许更早大家就是敌人了,只不过那时身居御史中丞的游昌道并未将他放在眼里。

秦为依旧是笑眯眯的道:“权贵子弟附学国子监,此事和军国大事不相干吧?说什么私情,可比贪腐还要严重吗?”

日噢!

张之白忍不住捂住了眼睛,吕夷简不自在的转过头去。

只有王臻站在那儿,脸上带着冷笑,这是准备回头弄游昌道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