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有仇不过夜(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10533 字 10个月前

庄前今日算是倒霉透顶了。

好死不死遇见了秦为这个煞星。

不仅被他家下人当场捏断了胳膊,而且还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了大脸,这口气怎么能忍?

更嚣张的是,秦为打了人就走,连个说法都没有……若他就这么忍了,那以后在汴梁就不用混了。

庄家在汴梁也是权贵,否则他不敢当街堵着刘坚要债。

虽然势力不能和秦家这样的新秀比,但怎么说也是老牌权贵中的一员。

而权贵们早已习惯了抱团取暖。

所以当庄前将此事告诉这些人后,大家的一致反映就是愤怒,并表示绝不能这么算了!

前段时间因为乡试的事情,不少权贵早就和秦家结了死仇,只是他们技不如人,并没有如愿将秦为搬到。

现在机会来了……

当街打人,而且打得还是勋贵之后,这事儿就是告到御前他们也是有理的!

故而今日的御史台很热闹。

秦为当街打人的消息正在迅速发酵,御史台的诸多言官御史们,也早就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弹劾了。

其中带头的就是御史令游昌道。

这二人可谓世仇了,明里暗里不知道交锋了多少次。

偏偏秦为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家伙,所以他总是输多胜少。

丢人啊!

所以当游昌道知道此事后,想都没想都直接答应了,不为别的,就是要弄他秦为!

“此事……秦为做得太过分了!”

御史台的值房里,游昌道义愤填膺的拍着桌子。

周围几个小弟也跟着随声附和。

“游大人,此事定要弹劾!”

“对!当街殴打百姓,而且还是权贵,这未免太骇人听闻了!若不弹劾,就是咱们御史的失责!”

游昌道一脸正色的侃侃而谈:“都说他秦为睚眦必报,可这人更是阴险狡诈,这会儿他肯定是在谋划着如何为自己辩驳,所以诸位同僚,咱们要快,不能让他抢先了……”

秦为胡搅蛮缠的本事,就是御史都甘拜下风。

众人一怔,有人说道:“没错!咱们这就去些奏疏,然后马上上书给陛下,这次定要将他伏法不可!”

大家都觉得这话有理。

一时间都开始埋头写起了弹劾秦为的奏疏,那叫一个专心致志,更是引经据典颇几分大战前的肃萧。

然后御史台就传开了,不少人开始站队弹劾秦为。

也有少部分人对此事视而不见。

范仲淹就是那个少部分人,尽管他也觉得秦为这事儿有点儿过了,但以他对秦为的了解,这其中并不简单。

至少不会像游昌道说的那样,只是因为几句口角,秦为便恼羞成怒当街打人。

要说这满朝文武谁的嘴皮子最好,秦为肯定名列前茅。

他能说不过一个庄前?

而且还被其逼得恼羞成怒了?

所以对于此事,范仲淹的态度是,先取证再核实,然后再决定如何上疏。

可这话在游昌道听来,就是他范仲淹准备包庇秦为了,阴阳怪气的叹息道:“范中丞与枢相王臻是至交,王臻又与秦为情同父子,自然要为他出头。”

一句话就把范仲淹的立场放在了秦为那边,游昌道唏嘘着,然后回了值房。

他反手关掉房门,然后坐下,惬意的道:“都是蠢货,几句话就被怂恿了……”

他休息了一会儿,然后推开窗户,先探头出去看看左右,见无人窥听,就舒坦的深呼吸了一下。

接着他开始写奏疏,一封千字的奏疏洋洋洒洒、一气呵成,插科打诨是避重就轻。

直接就将秦为定性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罪犯。

御史台三十多个御史联名弹劾,这在以往可是不多见的。

御史的工作说忙也忙。

大伙儿要忙着去收集素材,忙着打听朝中的事务,然后从中寻找到自己认为值得弹劾的地方。

就像是一个……后世的质检员,只不过质检员是给产品挑刺,而御史是给国家挑刺。

游昌道写完这封奏疏,依旧觉得不过瘾,打人这种事儿可大可小,搬到秦为怕是不大可能。

顶多也就是让他受些惩戒而已。

这不行,还要再加把火才行!

游昌道从新铺好一张纸,思忖之后便有了新的想法。

他发现秦为和许茂则好像有些交情……

这就是内外勾结啊!

他满意的写下了大体内容,然后收了起来,准备第一封奏疏见效后,再马上趁热打铁呈上这第二封。

前追后堵之下,看他秦为这次如何化解!

哼哼,等死吧!

赵祯也没想到,一件小小的打人事件,竟引发了这么大的反应。

政事堂的奏疏已经堆得一人高了,张之白的建议是全都留中,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况且,这次秦为又立功了。

这些奏疏就当是来抵消他功劳的吧。

在这一点上,宰辅和皇帝的想法出奇的一致。

所以赵祯并没有大张旗鼓的追究,只是让许茂则带着口谕来秦家提点两句,也算是惩戒的一种方式。

不过秦为的反应却很奇怪。

他并没有喊冤,也没有认错,只是回了一句‘臣记住了’。

这不禁让许茂则心里直突突,这小子如此镇定,肯定是心中已经有了打算,怕不是会弄个大的。

如他所愿。

秦为的确已经打定了主意。

一个庄前并不能抵消他的功劳,所以他准备再弄次大的。

……

“下衙了……”

除非是无聊透顶的人,否则没有人喜欢不停的工作。

所以一声喊后,御史台里处处都是轻松的笑声。

游昌道也在笑,出了值房后,就和同僚一起出去。

“外面有人说御史台都是伪君子,还说要盯着咱们,这都是什么事啊!”

“就是,咱们弹劾的都是罪大恶极之人,怎么就成了伪君子,这事儿肯定是那秦为的手笔。”

“我猜也是……不是说他在城外养了一批闲汉,专门负责制造舆论,搬弄是非么?这事儿啊,我看就是他挑起来的!”

游昌道和大家一起义愤填膺,然后出了御史台。

他的家在城南,所以出了御史台就往御街去。

渐渐的只剩下了他一人。

御街繁华,他难免多看了几眼,直至被人拦截。

“秦为?”

拦住他的就是秦为。

在秦为的左边是赵允让,右边是狄青和乔风,年纪最小的庞世英被大家嫌弃,所以委屈的站在后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