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功臣是用来羞辱吗?(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7583 字 10个月前

众人都看向了皇帝。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并非是虚言,所以这群读书人的地位简直不是一般的高。

以至于有人说出这种没脑子的话,可依然还会有人欣然仅从。

宰辅们的的好名声四处流传,每一次有新宰辅上任,不管是朝中还是民间,都是赞誉有加,都说是大宋的庆幸。

而皇帝在此刻却隐身了。

若是换在汉唐,这样的宰辅就是权臣,该宰杀了祭天。

可大宋却是习以为常,后来司马光从洛阳东上汴梁,一路上军民都在欢呼,那些人都在额手相庆。

大宋有救了!

大宋朝野都沸腾了,都说司马公总算是出山了,大宋有救了。

这些是造势还是什么不得而知。

毕竟当时的党争已经渐入白热化,保守派需要司马光这个大佬出山来镇压改革派。

那时保守派的力量空前强大,改革派成了过街老鼠。

他们当时用的办法,就和现在马德禄说的意思差不多……用言语感化他们!

这些人想尽了一切办法压制那些主战派,然后又派人屡次降低身段和辽国和谈,直到最后和谈甚至变成了恳求。

就是这样的情况下,这些主和派依然坚定地认为,开战是对大宋不利的决策。

这不就和现在是一样的情况吗?

被人辱骂了该不该反击?

是忍着告状,还是直接动手抽他丫的!

好在现在的赵祯还年轻,并没有经历过之后的那些踟蹰和压迫,此刻的他胸中不缺大志,更不缺血性和骨气。

对于一个少年人来说,受到侮辱不还手,那比挨顿打还要难过。

所以这一次,赵祯想都没想就站在了秦为这边。

他尽可能的保持微笑,说道:“游昌道果真如此?”

原本他还准备看在郭皇后的面子上,对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因为他的第一反应也觉得秦为打人不对。

可听了二人的这番话后,赵祯又觉得这个游昌道真是活该,换做是他大概也会动手吧。

王臻点头道:“陛下,臣不敢妄言。”

当朝枢密使的话还是可信的。

赵祯点头,然后问秦为:“这就是你动手的理由?”

秦为毫不犹豫的点点头,说道:“臣气不过,觉得那人像是个妇人般的,整日就在御史台里碎碎念,若是不动手,臣心中憋屈,念头不通达,自然无法为陛下好好的效力……”

“好了好了。”

再让秦为说下去,他出手打人的动机就变了,变成为了大宋,为了他这个皇帝。

这动机太崇高,赵祯受不起。

群臣都在看着他,韩绛却在看着秦为,心中在为对方惋惜。

这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只是做事跋扈张扬了些,所以大概要被冷落一段时日了。

因为他不觉得自己输了,这话虽说有些庸碌,却是天下大多读书人承认的道理。

所谓:有理不在声高。

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

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

所谓:君子以德报怨。

所谓:君子以德报怨。

……君子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但这其中却不包含动手打人,这种粗鲁且野蛮的行为。

现在我马德禄将君子的标准告诉你了,任你说什么都没用,打人就是不对!

他只是微微垂眸,等待着陛下降下责罚,然后秦为自然会得到教训。

他依旧还记得在太学的那件事。

秦为强硬的护住了欧阳修,让他威严扫地,那一刻他的心脏在抽搐着,丝丝作痛。看书喇

现在,可算能稍微畅快几分了……

赵祯在上面对这些臣子的反应一目了然。

然后他淡淡的道:“为君之道在于赏罚分明,为臣之道在于尽职尽责,御史之责在于拾遗补漏,监察天下。国子监祭酒之责在于教导学生……”

这是前奏,群臣在仔细听着。

“若是觉着不对,御史就该弹劾,而不是在背后说话,那是御史还是……什么?”

马德禄先是一愣,然后脸一下就红了。

那是市井泼妇!

你发现秦为有问题,那就上奏疏弹劾他,而不是在背后说他的坏话。

如果人家没有问题,你却因为之前的仇隙在背后诋毁人家,甚至于言语辱骂人家,这样的人不该抽吗?

陛下的评判没问题,众人无异议。

赵祯看着秦为,只觉得该是为这个一直任劳任怨的臣子出口气了,尤其还是自己一手提拔的臣子,不护着点总是说不过去的。

见他一脸严肃,赵祯就笑了笑,说道:“今年国子监乡试一鸣惊人,你倒是立功了,看来当初让你去国子监没错啊。”

秦为则谦逊的道:“陛下过誉了,臣只是……尽力而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