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一如既往的欧阳修(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11350 字 10个月前

有喜欢热闹者,在大声的唱名。

周围欢呼声此起彼伏。

此刻过关就是妥妥的入仕了,最不济也会是个小官儿。

一辈子的铁饭碗算是到手了,而且待遇丰厚!

“毛盾……”

“中了!”

国子监的学生里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

一个学生激动的走到甄良面前,躬身道:“多谢祭酒栽培,学生不敢或忘。”

这学生的水平一百多人里只是中下等,连中等都算不上。

这样的都能考中,那之后呢?

甄良心中忽然激动起来,他有预感,国子监这次又要一鸣惊人了!

“中了!”

“某也中了!”

“哈哈,某中了!”

国子监的学生里不断有人在欢呼着。

“文彦博……”

文彦博双拳紧握,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他深吸一口气,然后眼眶微红。

此刻国子监已经过了差不多二十人了,但前方唱名才一百人不到。

周围的目光已经开始聚焦这边。

九十余人竟然就有差不多二十人是太学的学生,这个……这个比例让人心惊。

“兴许全在这了,他们都是学习机器,自然过的不少,但却不会有真正的大才,真正的大才是要看天赋的。”

大家重新看着前方。

“韩琦……”

韩琦有些玩世不恭,但此刻却呆住了。

“韩琦,你中了!”

“哈哈哈哈!你是官了!”

“官啊!”

这年头官员就是人上人,一旦成为官员,从此就走上了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都不是事啊!

“抢人了!”

就在左前方,一个打扮富贵的老汉带着一群壮汉过来了。

他指着刚被念到名字的考生喊道:“带走!”

壮汉们冲了过去,那考生还在狂喜中,就被他们架着往外走。

“救命!”

考生下意识的喊救命,周围却传来一阵哄笑。

“这是抓你去做女婿,都是汴梁城里有名的富贵人家,你要享福了。”

大宋的婚姻规矩大抵是不论出身。

许多人在为子女谋求婚姻时,往往会选择门当户对的人家,所以老汉就是来榜下捉婿的。

不管什么时候,官员永远是人上人。

只要你是官,那至少身份有了。

这样的人作女婿,稳赚不亏。

“欧阳修!”

欧阳修站在那里,浑身在颤抖着。

他有些惶然和不敢相信。

他现在最期盼的是秦为的出现,那会让他重新拥有勇气。

“欧阳修,好样的!”

有人高声喝彩,引发了共鸣。

“好样的欧阳修!”

“欧阳修……厉害!”

叫喊声引来大家的注意,有人把欧阳修的事迹说了出来,顿时引发了大规模的惊讶。

一个浣衣的竟然考过了省试?

由寒门变成官员,这特么的也太……太扯淡了吧!也太励志了吧?!

“好个欧阳!”

众人纷纷夸赞着,欧阳修却突然哽咽了。

“这是高兴的。”

“喜极而泣啊!换了某也会如此。”

欧阳修抬头,眼睛泛红,“某……某想秦祭酒了……若是没有祭酒,就没有某的今天……是祭酒给我生活的勇气……”

他蹲了下去,不知道是什么情绪在让他哭泣起来。

众人默然,韩琦低声道:“若非是祭酒一直在鼓励我们,我等都没有今日。上次乡试时,若非是秦祭酒拦住了马德禄,我们二人甚至会有牢狱之灾……秦祭酒对我们,恩重如山啊!”

“韩兄说的对,祭酒对某恩重如山!”

省试第六名在嚎哭。

就像是一个孩子好不容易赢得了人生的胜利,却忽然发现身边那个一直以来对自己恩同再造的人却没在身边。

众人沉默了。

国子监的学生在沉思着,有人说道:“是啊!不只是欧阳……某能过省试,很大程度上也多亏了祭酒当时的刷题之法,若非如此,以某的实力想过省试恐怕会很难!”

“他们说的祭酒……是秦为?”

“对,秦为在国子监推行刷题之法,这些学生们乡试一鸣惊人,如今省试又有不少人通过,说是秦为的功劳亦不为过。”

“我的天啊!那人……他竟然还会教书育人?”

“他文武双全,上马杀敌,下马牧民,还亲手创建了汴梁第一酒楼‘秦记’……他还有什么不会的?”

影响在不断扩散,当张之白得了最新的结果后,毛笔落在奏疏上。

他无视了自己辛苦大半个时辰写出来的奏疏。

只是呆若木鸡的坐在那儿,好半天才喃喃道:“这是国子监?”

吕夷简也傻眼了,“四十三人?还有一个第六名?撒谎!”

他怒了,呵斥道:“这是在撒谎,去!重新打探来。”

随后消息又传来了:“确凿,太学此次有四十三人过试。”

二人相对一视,两人同时起身。

随后他们出现在了宫中。

“四十三人?”

赵祯愕然,然后问道:“不会是……听错了吧?”

这次准备的进士出身还不到两百人,可仅仅一个国子监,就在在省试里竟然过了四十二人……

这个太扯了吧。

而且天下学子那么多,就算国子监的学生们学会了刷题,可刷再多的题也抵不过人家天才啊!

“整个大宋的英才都汇聚省试,诗词绚烂,文章生辉,这样的省试……国子监竟然拿了四十三人?”

赵祯一脸懵逼,然后下意识就想歪了。

“可是有人舞弊?”

当初秦为在时,国子监学生乡试过了一百二十四人,那个时候就有人说是舞弊,可赵祯却选择了相信秦为。

毕竟秦为在他心中绝不是那种为了私利之人。

可甄良呢?

甄良也是国子监祭酒,而且赵祯对这个人的印象并不多,所以他下意识就觉得,这一定是甄良在其中搞事情了。

张之白却摇摇头,“臣派人去问了,说是没有任何情弊。”

这时外面来了叶双愁。

“如何?”

没等他行礼,赵祯就赶忙问道。

这可是省试,比乡试更加重要的考试,这些人以后就要入仕了,成为朝廷官员的一部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