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要把握机会(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7839 字 10个月前

赵祯这几天的心情极好,胃口也好,笑眯眯的。

“陛下,李元昊登基之后……西夏内部必然会乱作一团,大宋……可否趁此时机针对一番?”

张之白这几天一直在酝酿着这个建议。

为了研究西夏的局势,可以称得上是废寝忘食。

他的眼中血丝密布,神色却很是振奋。

“针对?”

所谓针对无非就是要对西夏用兵,可大宋想来以仁义传名,无缘无故的进攻西夏,这未免……

咱们不要脸了吗?

“可西夏如今的地盘自古都是属于大宋旧地,历朝历代那块地方也都是中原之国土,臣以为,此次正是夺回我中原旧地的大好时机。”

大宋自立国伊始,就一直被辽人嘲笑是南国。

就连周围的小国都在背后议论,说什么不承认大宋的中原正统之位。

没办法,谁让大宋只有南方,北方之地全都被人家辽人握在了手里,就连一个河北路都风雨飘摇,说不定哪天就被被人家夺走了。

这样的局势下,人家不承认你中原正统,这事儿你还真没法掰扯。

这对大宋历代皇帝来说都算是一块儿心病了……

赵祯心动了。

“新式弓弩在府州和邕州很出色,以往西夏人的骑兵能肆虐,就是因为大宋的弩箭射的不够远,弓箭太近,只是两次就要接敌了,作用不大……”看书溂

弓弩!

哪怕他不愿意为秦为表功,可老张依旧承认了新式弓弩的巨大作用。

如此就算是间接性的帮秦为表了功,为他张目。

赵祯颔首道:“新式弓弩两次立功,朕想到了秦为,若非如此,他中午回京,第二日才来禀告,朕就饶不了他。”

啥?

玛的!

张之白只觉得一股子热血往脑子里冲。

他的身体摇晃了一下,嘴唇蠕动,最终却没说出那些骂街的话来。

那小子说自己是傍晚才进的汴梁城,老夫这才大包大揽的答应给他说情,可他竟然撒谎!

玛的!

好想抽死他啊!

张之白气得颌下三缕青丝飞舞。

他努力呼吸着,默念着‘老夫是首相,老夫是首相,不和他一般见识’。

连续念了三遍,张之白的情绪神奇的平息了。

让他不禁都有些得意,看来老夫已然修炼到泰山压顶而不动如山的境界了。

“陛下,内乱一般都是雷霆之势,不会持续太久,臣敢打赌,此刻西夏内部正在交锋之中,若一方胜了,那么西夏很快就会平复如初,那时机也就错过了……陛下,兵贵神速啊!”

张之白的眼中在闪烁着光芒。

许茂则想了想,记得一个经常被人欺负的小内侍就有过这等眼神。

那个小内侍被欺负也不吭声,直至抓住了那几个恶人的把柄,然后悄然捅了上去,大仇得报。

那时的小内侍,眼中的光芒就和此刻的张之白类似。

老张想报仇!

不是私仇,而是大宋与诸国的夙愿之仇!

当年澶渊之盟后,大宋卑躬屈膝的接受了辽人的条件,那个时候西夏就开始在边上趁火打劫。

尤其是大宋战败后,西夏的胆子更大了,甚至开始明目张胆的攻略大宋的土地。

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宋虽最恨辽国,但双方毕竟是真刀真枪的打了一场,输赢都在明面上,技不如人没啥好说的。

可西夏却像一直偷油吃的老鼠,趁火打劫才是最可恨的!

赵祯迟疑了,这是一个很大的建议,大到能决定大宋未来五十年的命运,甚至能决定周围诸国未来走向。

若是战胜了……自然好说。

大宋趁势攻占西夏夺回中原故土,就算没能彻底铲除这些蛮夷,但至少也能让大宋在未来的百十年来,再也不用担心西南的后顾之忧。

但若是败了呢?

到时辽人趁势来攻……

痛打落水狗的事儿可不止大宋一家能干得出来,辽人更是深谙其道!

他要仔细想想,而且这等事不是宰辅们就能决断的,重臣们也得参与,集思广益,尤其是太后……

此事他要和太后好好商议一下。

“去后宫,请太后来前殿议事!”

这是赵祯第一次主动请刘娥来商议国事,若放在以往他巴不得刘娥能从此不理朝政,最好是马上交权才好。

可今日这事儿太大了,他不敢一个人拿主意。

又或者说他有自己的小心思……

稍后,刘娥就在两个内侍的搀扶下缓缓走来。

张之白等几个宰辅也早到了,纷纷恭敬行礼,然后默契的互相看了一眼。

陛下为何会请太后来?

这是朝中有什么大事儿了?

可在座的都是大宋肱骨之臣,朝中有大事儿他们能不知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