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赵祯的班底(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10479 字 10个月前

秦为渐渐沉默了下来。

他忽然觉得有点儿累,说不出来的那种累,就好像终点明明就在前方,可他用尽了力气也还是摸不到。

赵祯看他不说,微微颔首,觉得他终于长进了,知道什么叫适可而止。

他眯眼看着下面,突然说道:“朕知道在这大殿之内,诸卿都有些不自在,有人酒量好,好得很,可在朕的面前却不好痛饮……来人。”

“陛下。”

有内侍上前伺候。

赵祯的目光转动,含笑道:“取六个大杯来。”

六个?

在座的十多位大臣,都是大宋举足轻重的人物。

可赵祯却只说了六个,给谁?

是给宰辅吧。

可宰辅有四个,张之白、吕夷简、王臻、王尧臣,可还剩下两个呢?

众人快速的在脑海中过滤了一遍,然后纷纷将目光对准一人,应该是庞籍吧……他刚升任枢密使,日后若没意外,入政事堂是板上钉钉的。

如此,余下的人只有羡慕却不敢嫉妒,因为这就是宰辅的特权。

再加上御史中丞范仲淹。

正好六杯。

众人都心中有数,稍后六个大酒杯被送来了。

许茂则授意后,亲自上前斟满酒。

皇帝的贴身内侍亲自服侍,这面子算是给到顶了,几个宰辅都下意识坐正了身体,享受着这份属于他们荣耀。

赵祯微笑道:“张卿……”

不出意外,第一杯果然是张之白的。

虽说他是太后以后提拔,可刘娥既然没有了夺权的心思,那张之白就是刘娥留给赵祯的倚仗。

只要老张在,就算刘娥哪天蹬了腿儿,她手中那些势力也不会乱。

到底是母子情深啊!

至少在秦为看来,刘娥算是对得起老赵家这两代帝王了。

张之白激动地站起身,接过酒水溂

“臣唯忠心耳!”

他知道,这杯酒不仅代表了赵祯对他的认可,可代表了张之白这一脉,在刘娥之后也得以保全。

这就是仁君的魅力。

赵祯或许算不上一个有魄力的帝王,但他的仁慈却同样收获了一大群忠心耿耿的臣子,也正是因为他的仁慈,才让这些人死心塌地的愿意为他分忧。

下一杯该是吕夷简了吧。

这就是宰辅的待遇,让人艳羡啊!

“李卿。”

李卿?

陛下这是嘴瓢了吧,吕夷简都要出班了,可还是犹豫了一瞬,担心贸然出班闹了笑话。看书喇

姓李的?谁?

大伙儿也有些纳闷儿,可环顾一周却没找到人。

等内侍捧着酒杯走到殿前司指挥使李璋的身前时,大家才恍然大悟。

合着是陛下的亲戚啊!

李璋起身,先恭谨行礼,然后才接过酒杯喝了。

文武头领都喝了酒,第三杯是谁的。

“吕卿……”

吕夷简终于松了口气,若今日赵祯不念他的名字,那出了和这个大殿,他这张老脸也就没地方搁了。

谁不知道他吕夷简是最早一批支持陛下亲政的。

可如今赵祯明显是要组建自己的班底了,若没有吕夷简,那他今后的威严便会荡然无存。

吕夷简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虽说是排在了李璋后面,但文武的首官先喝酒,这也没什么毛病。

“两位王卿……”

王臻、王尧臣齐齐出列,接过许茂则递过来的酒杯,二人同样一饮而尽。

还有最后一个杯子!

会是谁?

秦为看到群臣的目光在梭巡,大多是好奇,心中不禁有些悲哀。

这不是好酒,这是站队的酒啊!

这段时间赵祯被群臣狂轰乱炸了一阵,他肯定有所触动,还有些担心。

他能担心什么?

无非就是担心刘娥哪一天突然倒下了,朝中可会出现分化的态势,这个大宋可能平稳过度。

赵祯对自己的能力已经失去了信心……他担心刘娥死后自己挡不住朝堂上的那股钢铁洪流,所以提前为自己选好了退路。

这个发现让秦为有些黯然。

“秦为……”

秦为抬头,见到了一堆不解的目光,这些不解马上就变成了嫉妒。

他起身,默然行礼。

酒杯很大,秦为一口气喝下,再抬头时,就多了些酒意。

赵祯笑道:“六位卿家都是忠心耿耿的臣子,朕已尽知,今后这大宋朝堂还要仰仗各位卿家多多出力了。”

这是暗示!

秦为觉得应当是这样。

赵祯是想对西夏开战的,他更想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权利,所以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早将朝中势力抚平。

只有大权在握,做事才能与底气。

这是想让刚才喝了酒的这六位,去和满朝文武拼刺刀啊!

随后宴会散去,群臣涌出了大殿。

张之白走到了李璋的身边,低声道:“可知陛下的意思吗?”

李璋木然道:“不知。”

张之白笑了笑,也不去找秦为。

一路到了政事堂前面,就见一个官员正在等候。

“见过张相。”

“何事?”

“张相,交趾使者来了,求见官家。”

“交趾使者?李日尊好快……他这是得了西夏消息,就派人快马而来,是想和大宋谈条件了。”

大宋才将在西南重挫了交趾,紧接着西夏就立国了,在这种局势敏感的态势下,交趾忽然派了使臣来,那就是来谈条件的无疑。

张之白眯眼道:“陛下今日不会见他,把他安置下就行了。”

官员应了,等去驿馆时,却没见到交趾使者,就问了小吏。

“说是去见秦承旨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