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众生如草芥(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9428 字 10个月前

检举画押还给钱?

“这是为何?”

众人渐渐觉得味道不对了。

秦为看了一眼还在发呆的赵允让,说道:“有备无患罢了,一个李大庄不算什么,可他背后的那些人会反击……某防的是他们。”

大家随后吃了饭就各自去歇息。

“晚上戒备。”

秦为令人在文峰村全面布防,小心驶得万年船,天知道这些被利益驱使的人能干出多么丧心病狂的事情。

为了保险起见,他甚至将北伐军也调了来

一夜好睡,醒来后,看守的北伐兵说了个好消息。

“那个李大庄竟然活过来了?看来还是打得不够狠呐……”

生命力很顽强啊!

秦为去看了李大庄,这厮正在喝粥,见秦为来了不禁畏惧的往里躲。

“这个像谁?”

赵允让皱眉道:“像是那个程二。”

李敏和程二……

地主和佃农的区别,原先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如今李敏却被打落尘埃,可怜巴巴的模样和程二没有分别。

“我们回城!”

两辆大车都准备好了,一辆拉着重伤的李敏,一辆拉着常二的一对儿女。

程二茫然看着远方,不知道此行的凶吉。

……

政事堂里,吕夷简看着一本奏疏在冷笑。

“看看,这些人果真是肆无忌惮,竟然说祖宗之法不可动,否则重蹈覆辙之日不远……这哪里是劝谏,分明就是威胁!”

接过他手里的奏疏,庞籍叹道:“这说的是历代帝王留下的那些规矩,不过提及了祖宗之法……祖宗之法啊!”

吕夷简有些悻悻然的道:“历代帝王谁对谁错?如今大宋财力艰难是谁的错?当年真宗皇帝若是少些……那能省多少开销?”

王尧臣在闭目养神,闻言说道:“如今说这个作甚,大宋的财赋艰难,三冗首当其冲。可那些人一提革新就如同是割肉,谁敢动就群起而攻之,怎么办?”

吕夷简随口道:“老夫怎么知道!”

“你是首相!”

许久没说的王臻忽的睁开眼睛:“你得带头!否则下面的人就是一盘散沙,都不用人家反击,自己就先败了。”

权贵们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其中利诱最为奏效。

通常他们拉拢的一个人最常用的手段,先是威胁恐吓,若不能吓住,那就花重金利诱,一张一弛拿捏得恰到好处。

吕夷简看着王臻,良久点头:“老夫会带头,只是……心有余悸,那可是党争啊!难道不怕?”

当年一个丁谓就险些让朝堂陷入灾难,连刘娥都有些忌惮了,何况是他们。

王尧臣看了一眼门外,然后问道:“那小子如何……他查的怎样了?”

“谁?唔……你说他?”

吕夷简抚须皱眉,显得不大高兴,稍后说道:“年轻人知道什么?此次陛下让他和赵允让去文峰村查探,只是让他去看看民情罢了。”

“该赈灾就赈灾吧。”

庞籍也觉得此举无益,他和韩琦相对一视,说道:“快年底了,让那些人消停些吧。”

那些人觉得赵祯年少好欺,还没能稳住局面,所以就想试探一番,恨不得将陛下摁在地上摩擦才甘心。

这不好,帝王没了威严,就如同国家没了灵魂。

刘娥之所以会出面搅和了那个陈新,就是担心赵祯压不住场子,他们作为宰辅,更应该将维护皇帝威严为己任。

吕夷简点头道:“老夫会去呵斥他们。”

稍后消息传来,有人说陛下怕是轻信了宠臣,那秦为就是个惹祸精,说不定哪天就会给朝廷惹出大祸来。

“这是恼羞成怒了。”

王臻并未动怒,淡淡的道:“那孩子是有些激进,可每件事儿都坐得光明磊落,他没有私心自然不会管手段是否激进。”

这是爱屋及乌了,吕夷简微微摇头,却未说话。

王尧臣冷笑道:“不理就是了,陛下不会轻易舍弃那小子的,难道他们还能敢下黑手不成?”

吕夷简看了他一眼,说道:“谁说他们不敢?你们怕是忘了之前有人就在大白天想要进秦府刺杀折继祖……他们胆子大得很呢!”

“算了,咱们怎么也没用,还是听听陛下如何说吧……”

庞籍无奈的叹了口气,吕夷简接着道:“不是说陛下昨日去了难民村吗?这也算是切身体察民情了,当今天下帝王除了咱这位陛下,谁还能做到?”

这算是拍马屁,不过在座的各位却都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在亲力亲为这件事情上,赵祯的确做得很优秀。

宰辅们商量完毕,就一起进宫求见了赵祯,只是还没等吕夷简开口,就听得殿外又小内侍禀报。

“陛下,秦为求见。”

宰辅们前脚刚到,他后脚就来了。

吕夷简不禁腹诽,这小子是故意的吗?

赵祯笑道:“可是查清了吗?”

“是。”

秦为点头禀告道:“陛下,整个文峰村现在只剩下一户人家了……其他的房屋多被拆毁。就是您昨日见到的那个李敏在作祟……”

陛下找到始作俑者了?

吕夷简心中有些欣慰,看来陛下这次出门还是有收获的,至少可以堵住那些言官御史的嘴了。

王尧臣却只关心目前的灾情程度,不禁冷道:“连房子都没了么?这些人太混账了!”

秦为也有些生气道:“诸位相公们有所不知,今年文峰村遭了虫灾,李敏就顺势借了高利贷给村民,当时说好的半年后归还,可才没多久,李敏就来追债,若是不从就殴打,甚至威胁要放火烧屋……”

“等等!”

吕夷简皱眉问道:“那些欠债定然是有借据,上面难道没写清楚归还的期限?”

是啊!连王臻都觉得古怪。

这简直就是大宋版的人民的名义啊!

秦为苦笑道:“那些农户大多没见过什么世面,那李敏又是地方豪绅,家里极为有钱……当时借据上写的是半个月,有人质疑,那李敏说是写错了,再重新写却是麻烦,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说半年就是半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