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一面旗帜(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9849 字 10个月前

秦为顿了一下,肃声道:“某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你等,国家弱小了,外人、异族肯定会揍你,把你揍的生活不能自理,把你变成他们的奴隶……没有谁能幸免……”

他指着北方说道:“大宋现在就是一块肥肉,辽人在冲着这块肥肉流口水,西夏人在流口水,连他娘的交趾人都在流口水……以后说不准连那些大食人都敢提着长刀宰杀大宋人……”

“这样的大宋,你等睡觉可能安枕吗?”

大食人的后裔……操蛋啊!

以后的大宋官员蒲寿庚、陆秀夫和文天祥带着幼帝来到了泉州,却被蒲寿庚拒之城外,随即蒲寿庚捕杀南宋宗室……并一路追杀幼帝!

这就是末世景象。

“操练起来。”

秦为高声鼓噪道:“想不想退且谎チ删炒虿莨龋俊?

打草谷是辽人游骑每每侵略大宋边境百姓时喊的口号,他们以此为荣,以抢夺大宋百姓为战功。

尤其是这些边境上的百姓,他们更能理解这个口号的含义。

“想!”

青壮们齐齐高喊着,让国子监的师生一脸懵逼。

打辽人的草谷……你让那些禁军听见他们可能会认为你在发疯。

你在忽悠我们吗?

秦为指着身边的谢挺介绍道:“此人你们应该不陌生,此次北伐军纵横辽境,无人能敌……他们能,你等也能!”

“我们在府州大败西夏人!在西南屠杀交趾人!在辽境肆虐横行!辽使与某打赌,最后鞠躬赔罪……”

秦为挥拳道:“谁说大宋没有好儿郎?!你们只要好生操练,下次,某亲自带你们去打草谷!辽人……算个屁!”

“……”

秦为一番粗俗却热血的鼓舞后,那些青壮就像是打了鸡血般的兴奋,算是消除了新到汴梁的忐忑。

国子监的学生们却有些不解,等秦为令他们自由活动后,就寻了青壮问话。

“打草谷?什么意思?”

一群学生围住了几个青壮问话。

这些可是读书人啊!

青壮们有些紧张,其中一人说道:“就是……劫掠,辽人们惯用的一个口号……”

这尼玛不就是抢劫吗?只是换了个称呼而已。

“这不是强盗才劫掠吗?”

大宋的读书人都自视甚高,觉得自己以后会是出将入相的大人物,所以不肯躬身去了解那些底层事务。

就算要和对手开战,那也要下了战帖真刀真枪的干。

他们学的都是左传、春秋,于是他们就活在了那个连打架都要将规矩的时代,还天真的以为,别人也会跟他讲规矩。

春秋战国,那是一个让人不解的时代。

小兵对小兵,将军对将军……甚至己方小兵虏获了地方将军,不仅没有功劳,反而会被治一个越阶之罪。

太特么讲理了!

直到那个孙子出现后,一切都变了……

青壮闻言,有些愕然道:“塞外异族都是这样……祖辈说他们千百年来都是这样。辽人不给将士粮草,放任他们出来劫掠补给……这就是打草谷。”

“他们能打咱们的草谷,咱们为何不能?”

学生哑言,直到秦为来了,学生们赶紧行礼,然后有人问道:“祭酒,千百年来中原都饱受异族荼毒……可以法子消除吗?”

这个问题有些大,大的让人没法回答。

秦为沉吟道:“要想自身安稳,首要是刀枪要锋利,要先把他们打趴下。手中有剑不用,和手中无剑可用……这个道理你们明白吗?”

学生们点点头,他们饱读诗书自然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秦为笑着道:“所以,要把咱们的武器磨锋利了,不管是读书还是习武都要学以致用才行……如此百年,天下邦国谁敢争锋?!”

后面的教授心中苦笑,和同伴说道:“如此百年,那些外敌也都被收拾干净了,大宋自然就安稳了。”

“你看看史书,也就是汉唐才持续不断的对外开战。可国虽大,好战必亡啊!”

“国虽大,忘战必危!”

秦为大声的道:“你们以后要学会擦亮自己的眼睛,对那些蛊惑大宋放下刀枪、马归南山的人要提高警惕。这等人……不是腐儒就是居心叵测!”

学生们毕竟还年轻,被他蛊惑的热血沸腾,当即就有人表示要进谏陛下,让大宋重振武备。

秦为笑了笑,不作表态。

此刻的赵祯虽说有些进取心,但真的不多……

他连内政都还没有完全掌控,这个时候你跟他说开战,那就是准备吓死他。

几个教授在苦笑着。

“某才说国虽大,好战必亡,他马上就说国虽大,忘战必危,这怎么说?”

“学生们到底是听谁的?蛊惑他们去关注武事,二三十年后,大宋朝堂之上会是什么景象?”

“这一批批的学生会在各处为官,杰出者将会踏入朝堂。到了那时,朝堂之上的声音……怕是会骤然一变。”

“人人都喊打,人人都蛊惑君王要重视武备,那样的大宋……”

“你忘记了陛下……”

“是了,陛下信用他,连宰辅都没他这般简在帝心……恐怕也早就被他给蛊惑的成了另类,多半也是这等想法。”

“君王如此,臣子如此,那时候的大宋手中握着刀枪,杀气腾腾的盯着异族……某不敢想。”

“可怖,可怕!”

学生们神色振奋的在讨论着秦为刚才的话,看着朝气蓬勃,几个教授却面色微变,就像是老迈的父辈看着叛逆的孩子般的不自在。

“秦祭酒啊,他好是好……他让国子监重新站了起来,让国子监的学子仕途有望。可这等话……却是不该说的啊!某敢打赌,今日他的话稍后就会传到各处。”

“他这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不,他是站在前面,把自己当做是了旗帜!”

“旗帜?”

“对,一面旗帜。他竖起旗帜,渐渐召集那些志同道合者……之前的丁谓不就这么做的么?只不过他们二人的目的不同,一个是为了私欲,另一个……”

人群中有人苦笑。

“只能说,另一个更高明……”

用革新来笼络党羽,用志向来招揽人才,用未来许诺好处,用名利来反驳异己!

这种手段若是能成,他就无敌了!

“嘶……”

众人看着在那边含笑解答学生疑问的秦为,不禁觉得脊背发寒,还未成亲的年轻人,他竟然就开始竖旗了。

这是要在政坛树名啊!

千年来王朝更替,敢在政坛竖旗且成功的,有几人?

当年的商鞅算一个,结果扑街了。

后来的张仪也算一个,结果被辞退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