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难道秦为来了?(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7859 字 10个月前

李元昊已经激动了。

这是他登基之后的第一战!

作为开国的帝王,他现在面临着诸多挑战,而最大的挑战就来自于内部……

人心伴随的永远只有利益。

那些权贵们各自抱团,对他的上台非议颇多。

凭什么你党项部能入主西夏,我们却只能当做陪衬?

当初李继迁宋廷吞并而选择了出走创业。

如今西夏日益强大,各部族之所以愿意听命与党项部,无非就是利益足够。

可现在不同了。

李元昊登基称帝,西夏的利益一大半都归了党项部,其他部族也只能仰人鼻息的活着,这显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所以当李元昊决定立国之前,就许下了诸多好处。

例如攻占大宋西北……那么大块肥地,一旦拿下对大家都有好处。再比如:立国之后允许各部族通商交易,等等……

这才是他们愿意跟随李元昊的根本原因。

只是兴庆府最近的气氛不大好,所以李元昊感到了些不对劲,于是就以大宋不开榷场为由,率领军队出击。

这是他登基后第一次出征外邦,他希望能取得成绩,所以他冒险抵近城下,在仔细观察着宋军的反应。

“要准备好,咱们没有第二次机会。”

“陛下!”

他刚想让人准备试探攻城,城头的一波弩箭就下来了。两个侍卫飞扑过来,挡在了他的身前,旋即就被弩箭钉死。

先前弓弩发射了一轮,但后面一直没动静,怎么弄都没动静。

西夏人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但能减少威胁自然是好事,于是他们就肆无忌惮的开始了奔射。

可现在宋人的弓弩发威了!

无数弩箭在周围肆虐,将西夏军射成了刺猬。

刚才还在得意洋洋奔射的西夏骑兵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慌乱之中甚至出现了踩踏的现象。

“撤离这里!”

“撤!”

将领们显示出了较高的素养,瞬间就带着麾下后撤,李元昊也在后撤,他伏在马背上,战争并有让他惧怕,反而他很兴奋。

许多人喜欢这种冒险的感觉,他们甚至会为了追求这种感觉而去冒险,后世那些无保护攀岩的就是如此。

脱离了弩箭的射程之后,有人问道:“东城那边为何没动静?”

西边佯攻,东边偷袭,这是事先定下的计划。

如今西边成功吸引住了宋军的主力,可东边为啥没动静?

李元昊的面色阴冷,看着秦州城下的那一片尸骸,说道:“斥候,快去问问。”

一队游骑冲了出去,绕着城墙往左边去了,稍后他们带来了一个将领。

“陛下,东城失手了,偷袭没有成功……”看书溂

“为何?”

李元昊问的很是轻柔,可那将领却颤抖了起来。

“我军在距离秦州东城五十里处时,一个宋人的官员发现了我们……他们发现后便派人奔袭回去预警,然后……”

“竟然不是宋人的斥候?一个官员……一个官员就把朕的谋划给撞破了?”

李元昊觉得这是在侮辱自己的智商。

他想杀人。

将领缩了缩脖子,小声道:“陛下,那宋人的官员不仅跑得快,还狡猾……他们伤了我们不少勇士。”

不是我军太无能,而是敌军太狡猾啊!

“本来那官员已经被拿住了,我们还准备以次为要挟宋人投降,可不知怎地,他竟然杀人逃脱……”

李元昊还显得有些青涩的脸上浮现了些不敢相信:“宋人的文官……你说宋人的文官被拿住之后还杀了咱们的人,轻轻松松的跑进了秦州城?”

宋人的文官谁有那么强大?

瞎扯!

当年的寇准也说自己是名将,可谁见他上阵厮杀了?都是在后面运筹帷幄而已,可你竟然告诉我他们很厉害?

将领低头道:“是。”

李元昊深吸一口气,压住了心中的杀机,问道:“那人是谁?”

将领摇头。

有人说道:“陛下,据末将所知,在宋人的之中的文官……这些年敢冲阵杀敌的文官也就秦为一个。”

李元昊的眼中多了冷色,想起了府州那边的京观。

那次他踌躇满志的出征,决心要借宋人立威,好巩固自己的太子之位,可谁知天不遂人愿……一个秦为便让他饮恨败北!

从那以后,府洲的边军就沸腾了。

他们再也不忌惮西北勇士的威武,那个折继闵甚至屡次派军越过宋、夏边境,这几年西夏边境上的百姓们过得苦啊!

以前他们一到冬天就会越过边境来勒索大宋,而且屡试不爽。

宋人担心西夏倒戈辽国,故而每次都会睁只眼闭只眼,边境上的百姓们也因此过了几个肥年。

可自从秦为来过一次后,一切都变了!

宋人不再忌惮西夏。

这也是李元昊此番决意出征大宋的原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