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帝王的心思(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6454 字 10个月前

朝会结束了自然就是小朝会。

这项流程是大宋开国以来亘古不变的规则,一般比较重要的国家大事儿,其实都是在小朝会上敲定的。

刚刚入了政事堂的范仲淹显得有些低调,三司使晏殊则看着有些心不在焉。

前段时间王尧臣致士,大家怎么说也是同僚一场,自然要去送一程才是。

只是除了秦为,和那些与王尧臣关系不错的臣子,几乎没有什么人去王家赴宴,这样让老王的一场致士宴显得有些寡淡。

晏殊倒是想去的,只是这个时候登门,却显得有些像是显摆一样,便只让家仆送了些礼过去。

看,你致士了,而我却顶了三司使的位置,这就是一代新人换旧人。

外人若是看见,那年会说晏殊这是小人得志。

可比起晏殊,范仲淹却显得坦荡多了,他跻身政事堂成为次相之一,再职位上要比晏殊高了一级,可以说他才是王尧臣致士的最大受益人。

可他依旧去了王家,并且大大方方的参加了宴会。

“李元昊可会倾国而来?”

定下了去西北的人选后,赵祯就令人送来地图,和宰辅们纸上谈兵。

吕夷简摇头道:“怕是不能吧?”

李元昊是个新对手,大宋君臣都不怎么了解。

当初他爹李德明在位时,西夏虽也偶有和大宋发生摩擦,但都是不疼不痒的小事儿。

李德明对大宋这个名义上的‘老子’态度还是比较客气的,至少他一直主张都是与大宋交好。

轮到他儿子上台,这才一年光景便宣布了西夏自立……

可见这父子俩根本不是一类人。

两国相争,知己知彼是第一要务。

赵祯深知这个,所以就指着秦为说道:“秦为你说。”

秦为干笑道:“都是宰辅,臣有些心慌。”

王臻别过脸去,他不想看秦为那张看似纯良的脸,否则会忍不住想抽他。

吕夷简没好气的道:“都说了你是大宋外事第一人,没人抢你的头衔,说错了也不会怪你,说吧。”

“那臣就说了啊!”

秦为也有些恶心自己拿捏姿态的语气,但必须得这么走一遭。

他指着河东路说道:“河东路大部有黄河作为天堑,麟府路在那边作为预防,李元昊就算是来了,也只会以拿下麟府路为目标。但麟府路对于此刻的他来说就是鸡肋,所以他暂时不会去动。”

“鸡肋,什么意思?”

庞籍不大明白秦为话里的意思。

没看过三国的凡人啊!

秦为想起后世的那些蛮人拿着一本三国当兵书,不禁优越感油然而生。

“鸡肋……没肉,但丢弃会如何?”

“丢了就丢了,老夫从不吃鸡肋。”

吕夷简作为知名的美食家,觉得鸡肋完全不能进入自己的食谱,秦为不禁为之绝倒。

“浪费了,可惜。”

王臻老了,知道惜福的道理。

“对啊!”

秦为的话头总算是能接下去了。他说道:“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麟府路对于西夏人来说就是这样。但麟府路对于大宋却不同,它就是大宋在黄河北岸的据点,不但能为河东路挡住敌人,若是大宋要进攻西夏人,麟府路就是一个极好的出发点。”

秦为沿着黄河那里划了个几字形,说道:“这一块地方水草肥美,黄河对于大宋而言脾气太暴躁了些,动辄决堤,坏处更多,可这里却是例外……好地方啊!”

河套地区当然是好地方,李家世代居于此,正是靠着这片肥沃的土地打下了根基,近而独立成为一国。

可以这么说,河套地区就是西夏的命根子。

“咳咳!”

吕夷简干咳两声,“麟府路对大宋重要,对西夏却不是好地方,所以暂时无碍,所以……你认为李元昊若是要来,必然是走陕西路吗?”

“没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