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9:让人落泪的手段(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7050 字 10个月前

“是啊!没有胆略如何为官?”

范仲淹唏嘘道:“当年寇公上书先帝反对南迁,指斥那些畏战投降的为小人之党,现在的人可有这等胆略?”

吕夷简看了他一眼,心想寇准那不是胆略,而是不怕死。

这天下有几个不怕死的?又有几个像寇准那般……

“秦为要为武人张目,为的还是那句话,北伐!”

庞籍说道:“秦为当年初露头角就不知一次公开表明了他的政治立场,他说北方有大敌,不管不顾就是苟且偷生,等辽人虚弱之时,就是大宋绝望之时……你们说他这话里是何意?”

王臻转动着眼球,这是秦为教他的法子,据说能缓解眼睛的疲乏。

他仰着头,淡淡道:“辽人国内不稳,西夏人就要乘势而起了。”

吕夷简倒吸一口凉气,“对啊!若是西夏乘势而起,大宋如何能当?头痛,头痛!”

几位相公面面相觑。

最后庞籍叹道:“秦为不止一次说过北方的威胁,可当时谁信了?后来他在真定府揪出辽人间谍,在河间府更是痛击辽人,只是……这条路不好走啊!”

“这话不可信,大宋和辽人之间太平多年了,至于西夏人,不过是趁着宋、辽两国新老交替之际钻了空子,现在他们在原州被击败,肯定翻不起什么风浪了,大宋……安稳得很!”

吕夷简的乐观得到了回应,王臻漫不经心的看了眼他,道:“可原州之战,却是秦为指挥的。”

玛的!

吕夷简不禁想吐血。

大家正沉浸在前所未有的好环境里爽歪歪,你却要点出让大家难受的事实,这还能好好的做同僚吗?

吕夷简捂额道:“诸位还记得当初的秦丰吗?当年老夫刚刚入朝没几年,在三司做令史时见过他几次,看着一脸严肃,还喜欢背着手,一个还未入仕的新科进士,却走出了枢密使的气势……”

王臻点头道:“秦丰那人一贯如此,刚正、严肃,不苟言笑的,当初老夫本举荐他入户部,可他却问老夫,‘寇公可是天下良心?’老夫说是,他就笑了,说大宋的良心却少了些。”

“大宋的良心……寇公当之无愧。”

吕夷简想起了当年,眉间不禁就多了惆怅。

范仲淹也想起了些当年的事情,面色古怪的道:“秦丰当时说……如此软弱的国家,如此劳民伤财的封禅、祭祀,那些鼓噪帝王的人都该死,最好把那些反对新政的人都丢到海外去。”

“这般强硬?”

大家都觉得,当初那个敢摁着真宗的胳膊,力荐开战的寇准就已经够强横了,可没想到秦丰更强硬。

怪不得他被真宗削去功名。

还是那句话,秦丰没有当时就被弄死,全仗了大宋不杀士大夫的恩待,否则他断不能活。

“那秦为的手腕灵活,却和秦丰不同。”

庞籍想起了秦为一系列的手段,不禁笑道:“这父子之间却差异颇大。”

“诸位相公,州桥那边闹腾起来了。”

一个小吏兴奋的进来,禀告了最新的消息。

吕夷简一怔,就问道:“怎么闹腾了?”

小吏说道:“不知秦为从哪找来的三个残疾的军士,那三人在州桥说了自己当年的厮杀之事,又说了是如何被砍断了手脚,被刺瞎了眼睛,那些百姓有不少都在哭……”

庞籍起身道:“这是什么意思?”

吕夷简冷冷的道:“秦为的手段罢了,他不直接弄,而是找人来诉苦,这样文武之间却不至于形成僵局。这是他惯用的手段,不过却很管用。”

“可谁想到这等手段了?”

王臻觉得吕夷简说的太简单了些,“这等募捐本就是麻烦,若是一味说什么那些人家失去了独子的苦楚,能有多少人出手相助?可叫了几个残疾的军士来,百姓一目了然,这才是眼见为实。”

“是啊!”

庞籍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百姓没见识过战阵,所以你说什么他们都以为是假话,唯有让他们看看那些惨烈才行。”

范仲淹微笑着,“秦为怎么总是能想到这等手段呢?”

“去看看!”

吕夷简起身道:“老夫的事做完了,若是有人问,就说……就说老夫身体不舒服,去看病了。”

这人把脱岗说的这般理所当然,让欧阳修不禁艳羡不已:“州桥离这里近,要不……咱们一起去看看?”

三人就这么悄然出了皇城,一路去了州桥,等能看到州桥时,就见周围被围得水泄不通,压根没法进去。

三人好在有马,在外围坐在马背上,就能看到里面的情况。

“……那西贼一刀砍掉了某的腿,某一把把他从马背上拖下来,然后一拳一拳的打,那时某忘记了自己少了一条腿,只记着要杀敌!”

那个少一条腿的军士扶着边上瞎眼的军士。

他越说神情越是激动,眼中多了恨色:“那些西贼在西北犯下了滔天大罪,多少人被杀,多少人被劫掠?那些女人一路哭嚎着被拖走……是男儿的可能忍?”

“不能!”

段玉在人群中喊了一声,可这次他却不是一个人,无数百姓在愤然大喝。

这声音宏大,压住了一些文人的牢骚。

断腿军士眼中含泪,“是不能,所以某当时就想着要弄死他。弄死了他,说不定某的同袍就会少死一人,大宋的百姓说不定就会少被劫掠一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