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老吕发狠了(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7075 字 10个月前

众人一惊,旋即才想起国子监的宗旨。

“设立国子监的目的是为国育才,可只学杂学算是什么?他们日后的前途不想要了?仕途怎么办?”

众人呆呆的看着孙彦等人远去,然后有人跟了去。

“杂学和儒学,该怎么区分?哪边更重要?难道非要分出谁强谁弱才行吗?一起学岂不是更好?”

一种茫然在学生们的心头生成。

“要科举必须要学儒学,否则你这些年的苦功就成了笑话,就算你学杂学成了鲁班在世,也是无用。”

“可……可杂学呢?”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我辈学子寒窗苦读十余载,为了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学些一技之长,好出去做工吗?”

等见到秦为时,有迷茫的学生就问道:“祭酒,孙彦他们为何要离开国子监?难道他们不要前程了吗?”

孙彦回身看了此人一眼,微微颔首。

秦为说道:“学问如夫妻,不合则散。”

儒学和杂学就像是一对夫妻,先前没有利益纠葛时大家都还很亲密,如今却起了龃龉,要散伙了。

众人不解,有人问道:“孙彦,你这就出去了?”

孙彦回身道:“是啊!”

说话的学生和孙彦有些私人恩怨,他装作不舍的道:“你会后悔的,就算你认命了,你家爹娘也会不依的。”

这话完全无视了秦为,可秦为没有任何反应,国子监的振兴全是他的功劳,可却被这个学生漠视了。

我学会了那种学习方法就好,至于这方法是谁教的,干嘛要深究?

这就和吃鸡蛋要深究是谁下的这只蛋般的荒谬。

秦为没生气,可有学生却不满的道:“钱晖,祭酒还在呢!若是没有祭酒,哪有我们的今天?你要不要脸了!”

那学生冷笑道:“某怎么不要脸了?”

这是在站队!

他大抵是嗅到了些不对的味道,所以马上就站在了秦为的对立面,借此表明态度,希望能被秦为的对头看到,然后提携一把。

这种小心思在秦为的面前无所遁形,但他只是微微一笑而已。

在他的眼中,这钱晖就是一只蝼蚁,压根不值当自己费心思。

可孙彦却忍不得,他说道:“杂学包罗万象,告知某这个世间是什么样的。某想去看看世间万物,所以不会后悔。至于国子监,留在这里做什么?考试做官吗?做官固然好,能光宗耀祖,能得意洋洋。得意洋洋的人太多了,能光宗耀祖的人更是多如天上的繁星,不少某一人。可探知世间万物的却都在这里,其间却没有你。”

他回身,对秦为说道:“祭酒,他们都没有后悔。”

十三个学生站在秦为的身前,大声道;“此生许给杂学,我等无悔!”

那些师生看着他们上车,虽然身影孤独,可却从容,不禁就痴了。

“你等会后悔的!”

钱晖兀自在表态站队,边上的一个学生推了他一把,骂道:“若非是家里不答应,某也跟着祭酒去了。你在此喋喋不休的,聒噪!”

钱晖心中一喜,觉得这是个机会,就说道:“某说的难道不对吗?”

“你且回头。”

钱晖回头,看到的全是不舍,那些学生有的甚至眼中含泪,他们缓缓走向大门,自发的来到秦为身后。

“祭酒,留下来吧,国子监不能没有您啊!”

“咱们以后定然好生学习,不给您丢脸,若是没有您,我等日后就没了指路明灯,学生不舍得您走啊!”

“祭酒,那些小人之言不必理会,咱们支持您!”

“谁敢赶您出国子监,咱们就罢学!”

“……”

钱晖傻眼了,而秦为却被一种感动的情绪弄的有些眼热,他笑道:“没有谁能把某从国子监赶出去。”

这是实话,没有谁能赶走他。

可时至今日他不走却不成了。

随着杂学的名声不断拔高,反对者只会越来越多,他若是再留下,这些学生就会被牵累。

比如说在省试时,那些人可以用手段把国子监的学生废黜大半,只需来几次,国子监就再也抬不起头来,从此没落。

秦为微笑道:“学习的法子都教给你们了,你们要好好的学,记着不管是为官还是为民,心中都要牢记某给你们说的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学生们齐声说出了这句话。

秦为点点头,对那些教授说道:“那些筛选之法你们也会,此后好生琢磨,国子监就能一直保持领先。努力吧,希望未来咱们能殊途同归。”

……

政事堂里,今日的气氛有些古怪。

几位宰辅都冷着脸,让下面的官吏们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这些大佬开干,自己做了炮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