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大数据不会错(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7230 字 10个月前

“某会带着孩子去!”

商人坚定的道:“某信秦大人,某信他定然能把某的孩子教好!某也信杂学,能让某的孩子懂许多别人不懂的道理。”

“某也去!”

伙计不小心就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然后赶紧装无辜。

掌柜面红耳赤的想发火,最后憋了一阵子,“罢了罢了,秦大人……秦大人是好人,要去就去吧。”

伙计不敢相信的看着掌柜,“刚才您不是说杂学是歪门邪道吗?”

“某说错了不行?”

掌柜一巴掌把他拍得抱头鼠窜,然后喃喃的道:“家里的田地用了复合肥,多收了好些呢!”

……

汝南郡王府外,一群宗室在轮流叫骂。

“……某家中有三十余口人,若是不给钱粮怎么活?那没法活啊!”

说话的是个三十余岁的男子,穿着一身皱皱巴巴的旧衣裳,说话间手舞足蹈的,激愤的不能自已。

边上数十个宗室男子,最年轻的未成年,最年长的须发斑白,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义愤填膺。

“赵允让出来了。”

正在诉苦的男子快速退了回去,脸上神奇般的挂上了笑容。

“见过郡王。”

赵允让出来,众人顿时止住了喝骂,纷纷恭敬行礼。

他们或许敢在背后骂人,但当面……赵允让贵为郡王,更是陛下最信任的兄弟,说不害怕是骗人的。

但眼下的气氛却有些紧张。

“要什么交代?”

赵允让目光转动,看着这些亲戚,觉得有些荒谬。

“我等敢问郡王,为何要丢弃宗室?”

最年长的那个男子出头了,他神色激昂,甚至带着些许悲壮,仿佛下一刻就会被万恶的皇城司给抓进去,饱受酷刑的折磨。

“我们是皇亲,凭什么?”

“凭什么你们富贵,我等就要落魄?”

“……”

有人开头就好办了,后续的指责和质问就如同是暴雨,冲着赵允让喷去。

“郡王这个有些不近人情了啊!”

“亲戚都不顾了,这还能顾着谁呢?”

“从古至今,皇亲国戚都是荣养着,怎么到了大宋就想变呢?”

“……”

连围观的百姓都觉得这事儿不大对味,赵允让太冷血了些,他们愿意要一个赵祯式的帝王,也不愿意要一个汉武式的帝王。

开疆拓土固然好,可代价却很大。

每个人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更多的赋税……还有可能会被招入军中,在千万里外孤军奋战,甚至是死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魂魄无法归乡。

百姓的想法很单纯,那就是好处要,麻烦不要。

渐渐的牢骚说完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尴尬的味道,因为赵允让依旧是冷冰冰的,不见有半点同情。

“这人竟是铁石心肠吗?”

在这声惊呼中,赵允让走出了皇城,说道:“这个大宋是谁的大宋?”

“是陛下的!”

有百姓这般回答道。

“不是。”

赵允让想起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训,说道:“这个大宋是百姓的大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前我读书时以为是虚言,直至后来我见到了许多百姓,见到了许多苦难,我这才知道,原来大宋的繁华都是用他们的苦难去换来的……”

文人说这个大宋是他们的,宫中的陛下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可今日赵允让却说这个天下是百姓的,一下就摧毁了他们心中的优越感。

关键是还没法反驳。

他们说李世民是明君,后续的帝王最好效仿,好吧,李世民说百姓是能覆灭王朝这艘小船的水,这话对不对?

你能反驳不?

不能!

因为经常有人用这句话来进谏,劝说皇帝该这样,或是该那样,而百姓们听到这话却呆住了。

他们觉得自己的胸中在发酸,一种被击中心口的感觉让他们不禁热泪盈眶。

日子苦不苦?苦,难熬,可是为了生活还得熬,熬就熬吧,关键是没人认可咱们啊!现在来了个郡王,他说是我们的苦难撑起了大宋的繁华。

一个本该心安理得被百姓荣养的郡王,竟然说这天下是百姓的。

这话一下就击中了百姓的心。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