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6:皇后的心思(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9976 字 10个月前

赵允让肯定的点点头。

他认真的看着赵祯,道:“陛下,海外广袤无垠,一路上都有各等小国,那些小国看似不大,可却极为有钱,金银珠宝,象牙玳瑁……”

这么富?

在场的君臣都面面相觑。

当今中原大地上,若只论经济大宋敢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

可那些海外蛮夷竟然比大宋还富有,这特么……更重要的是,他们并未开化,说句难听的,那就是一群野人罢了。

赵允让继续道:“沿海千里就是大食国,若我们有足够精良的商船,甚至可以直接和大食人贸易,那需要的货物多不胜数……”

多年后,南宋出海贸易赚到的钱支撑了那半壁江山,挡住了金人、蒙古人……没有海贸的庞大收益,南宋坚持不下去。

而且当时的海贸被大食商人分走了相当的份额,若是全部收归大宋……

朝中的君臣会发疯,会为了那庞大的收益而发疯,从而把水军和海贸政策当做是下蛋的金鸡。

“那些土人拿着金块,只需一把小刀就能让他们眉开眼笑,奉为至宝……”

“果真吗?”

赵祯觉得眼前一片光明,若这是真的,宫中的日子就会重新好起来。

“真的”

赵允让很诚恳的道:“这些都是从大食商人那边问来的。”

“他们会说老实话?”

赵祯觉得不靠谱,“果真有那么赚钱,他们定然会藏着掖着。”

赵允让先是低头,然后抬头,不好意思的道:“他们本来不肯说,不过后来咱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牢记着以德服人……于是他们感动之余,就说了。”

赵祯的眼皮跳动了一下,知道赵允让说的全是谎话,什么动之以情?是动拳脚吧?晓之以理,那必定是威胁。

以德服人……那不是秦为整日挂在嘴边的话吗?

哎!

朕怎么弄了这么一群臣子在身边?

“陛下,大食人采购了那么多货物回去,他们能卖给谁?卖给大食?臣以为不只。大食国势混乱,目前他们遭遇了强大的对手,多番厮杀后,大食被分为两部分……这样的大食,如何能买卖这么多货物?”

“你想说什么?”赵祯回身,眼中有好奇之色。

“这个世界不只是大宋和大食……”赵允让觉得有必要给自家老爹普及一下知识:“杂学认为这个世界是个球……”

“咳咳!”

赵祯不满的用干咳打断了他的话,“我知道,有人说咱们脚下的地方是个大球。”

说球他会心慌,觉得没着没落的。

但是大球就不同了,大球很大,能支持自己以及大宋。

“是,是个很大的大球。”

赵允让改了口,“大宋处于东方,除去辽人西夏……在广袤的大海之上,依旧有无数土地,那些土地和大宋一般,也能耕种,也有各种矿……树木……河流……各种动物……那就是沃土。”

赵允让很陶醉,他希望大宋有一天能找到那些土地,然后成为大宋的耕地和矿山。

“臣从小就知道大宋穷,每年朝中都吵闹着,争执着,归根结底就是缺钱粮……可是海外有啊!”

赵允让信心十足的道:“大宋目前缺的就是耕地,还有矿……大宋的人口越发的多了,以后会越来越多,咱们怎么办?臣以为内部不可为,毕竟大宋就那么多土地,承载不了那么多人口,所以……”

“所以要去海外寻找土地吗?”赵祯觉得年轻人就是好,那思维模式总是积极向上的,而且很乐观。

可他作为皇帝却不同,一件事他必须要左思右想,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进来,才能做出决断。

这就是帝王的思维模式。

“是啊!”赵允让憧憬的道:“到时候大宋在外面耕种,在外面开矿,每年粮食和金银铜铁源源不断的运回来,那时的大宋……”

那时的大宋必定强盛的让世人侧目。

“背离故土,没多少人愿意去。”

赵祯觉得年轻人考虑事情总是那么简单,不成熟啊!

“可以给好处啊!”赵允让认真的道:“多给好处就是了,那些商人为了财富就敢冒死出海,其他人就不能为了好处出海耕种?臣以为人是逐利的,只要想办法,总能引诱他们出海。”

“引诱这个词……不好。”赵祯觉得自己的儿子真的是变了,特别是那股自信,让他突然觉得自己老了。

“是。”赵允让低头,“陛下,其实还有地方可以供给大宋耕种……”

“哪里?”赵祯仔细想了想,没想到这个地方,就觉得自己怕是真的老了。

“北方。”

赵祯期待着答案,没想到竟然是这个,他一口老血憋在嗓子眼里出不来,难受的想打人。

“北方是辽人。”

“辽人迟早会被咱们打趴下。”赵允让很是理所当然,觉得辽人只配给大宋当垫脚石。

赵祯抚了抚胸口,很是难受。

这个儿子把周围的一切都当做是大宋的地方,这样好吗?

若是等他继位登基……大宋怕是要向外开战了?

“耶律宗真只知道操弄权某,算不得英主,而大宋却在蒸蒸日上,他若是长命,臣敢说辽人的最后一个帝王就是他。”

这话膨胀了啊!

膨胀的不像话!

可朕却在谨小慎微。

赵祯把自己和赵允让做了个比较,觉得自己似乎真的在某些地方不如他,若是当年没有他,赵允让会不会成为大宋的英主?

这个感觉很糟糕。

……

“酸枣有人造反?”

秦为刚回来并未听闻这个消息,想来多半是一些百姓在闹腾吧。

而一同出征的曹玘因为大军的原因,今日才刚刚到家,而且一回家就带了这个劲爆的消息。

造反!

大宋百姓造反的历史源远流长,人数从几人到数百人不等,武器从锄头到菜刀不等,口号从替天行道到某也要做陛下不等……

一句话,目前大宋的局势相对平稳,所谓的造反近乎于笑话,所以听闻造反的消息后,大多人都是面无表情的嗯一声,然后该干嘛干嘛。

你要有本事就直接打到汴梁城下来,否则就回家种地去。

“是啊!”

曹玘坐了起来,热情的道:“传闻有数百人,还杀了几个官吏呢!”

卧槽!

杀官造反?

这个是来真的吗?

秦为知道曹玘是想托自己去传话,毕竟相较而言,赵祯更愿意相信秦为多一些。

他起身道:“我这便回去转告陛下。”

“多谢秦兄。”

曹玘等他走后就爬了起来,喊道:“来人上酒!这几个月真是把某熬苦了,军中不可喝酒,苦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