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6:心胸宽广的三司使(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7219 字 10个月前

“可要老夫派人去搜吗?”

晏殊森然道:“灾情紧急,你不是急着去为百姓排忧解难,而是急着去和那些人狼狈为奸,这样的官员,杀了都不解恨。”

常弭一下瘫坐在地上,但心中终究还是有些希望在:“求晏相公法外开恩,下官只是一时糊涂……”

最多是发配罢了,过几年再想办法回来,优待士大夫嘛,晏殊当然知道这些事儿,他冷着脸伸手。

“可有棍子?”

老农点头,“有呢,晏相公可是要解手?只是棍子刮屁股太硬,小人这里还有几张草纸没用……”

晏殊的脸颊颤抖了一下,“拿木棍来。”

老农嘟囔着去找了木棍来,晏殊接过,转身就是一棍,晏殊没头没脑的抽打着常弭,边上的人都看呆了。

常弭在地上翻滚着,惨叫声刺耳得让一条狗都转过头去。

晏殊今年也五十出头了,不年轻了,可在四十的常弭面前,他身手依旧矫健,打常弭跟玩儿似得。

他手持木棍,一路追打过去,专门冲着腿下手。

“晏相……腿快断了。”

再打下去,常弭的腿怕是保不住了,于是随从终于忍不住出言相劝。

晏殊一脚踹了常弭一个滚翻,然后直腰骂道:“畜生,为官一任,不能造福百姓也就罢了,竟然还祸害,你这等官员,不死何为?”

常弭躺在地上惨叫着,有人过去看了一眼,喊道:“他的左腿断了。”

众人不禁担忧的看着晏殊,私下动手打断官员的腿,这事儿走到哪都是罪名,哪怕你是宰辅也好,此事也得要承担相应的处罚。

况且你还之是计相,距离宰辅你还有一线之隔,如此张狂行事,就不怕因此断了晋升之道么?

晏殊杵着木棍摇头,很是坦然的道:“无碍,秦为那边还有几条腿,大不了老夫去借一些来就是了。”

啥叫借腿?

众人不解,随从放松的笑道:“是了,平阳公那边又立功了,想来能赚几条腿的功劳,到时候让他出头说说,陛下本就恨这等贪官污吏,顺势就过了。”

赵祯若是听到这个消息,怕是恨不能飞过来亲手打断常弭的腿。

所以晏殊只需找个借口就能脱责。

“平阳公?”

农人们有人听过秦为的名字,就介绍道:“那是少年英雄呢,年纪轻轻的就老是打胜仗,交趾和辽人,还有西夏人都被他击败过,陛下说他是名将……还有,他还是大儒,传下来的读书法子咱们这边都在用。”

“他还是神医,您不是去医馆不花钱领了救心丸吗?”

老农点头:“是啊,每月都能领。”

说话的农人笑道:“那些就是平阳公花钱叫人弄出来的药,免费送给有心疾的人,真真的好人啊!”

老农惊讶,然后双手合十。

他冲着汴梁方向虔诚的道:“小人惟愿平阳公一家世代平安……”

什么世代富贵,在经历了大半生之后,自然知道平安最重要,所以老农的祈祷很是虔诚,让晏殊也暗自点头。

“打井!”

晏殊挥手。

农人们喜笑颜开,跟随着匠人去寻点开挖。

“晏相公,就怕晚了呀!”

老农见晏殊和气,就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别担心,此次陛下听闻旱情,已经令三司准备了钱粮,稍后若是灾情严重,自然会按照人口发下来。”

晏殊的话让老农不禁喜笑颜开,边上却有人质疑道:“晏相公,真的有钱粮?”

老农一听就怒了,脱了鞋子拍打着质疑的农人,骂道:“这是晏相公,听说他以前是陛下的老师呢!”

“陛下老师的话你都不信,你要信谁的话?”

晏殊苦笑着摇头,他觉得自己这个帝师有些惭愧,他教的了帝王之道,却交不了天下人啊!

他稍微退后,吩咐了一个随从,随从一人双骑离去。随后的两天里,晏殊就留在尉氏,盯着各地清理沟渠打水井。

“晏相公真是个好官啊!”

有晏殊在,地方官吏压根就不敢懈怠,几乎是连轴转。

“晏相公,又累倒了一个官员。”

一口刚打好的水井边上,晏殊正在查看出水的情况,闻言皱眉问道:“如何,那人可有危险?”

“没有,说是中暑了。”

“废物!”

晏殊冷冷的道:“老夫从辰时初就在这里盯着打井,太阳再大老夫也未曾躲避,可老夫中暑了吗?这是娇弱……官吏娇弱是什么意思?就是当惯了太平官,吃不得苦,受不得累,和范仲淹一样……”

来禀告他的是三司的随行官员,哪怕知道自家老大的秉性,可依旧有些尴尬,范仲淹做官确实是舒坦,基本上没受过什么苦。

可你也不能说他是太平官吧?

老范好歹也是汴梁士林中的翘楚人物,不少文人学子争相跟随,而且老范为人正直,这是有口皆碑的。

“谁说范相公是太平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