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3:他不去还能谁去?(1 / 2)

大宋好儿郎 史小刀 6985 字 9个月前

晏殊举起望远镜看过去。

他想看看城外的风光,更像看看那些辽国大军和大宋的军队比起来,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

可他举目眺望,却看不到一个辽人。

“耶律宗真是大张旗鼓地来了吗?”

张尧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能据实说道:“是地!末将早在几日前就令斥候走小路去查探,发现了旗帜,还有精锐骑兵。”

“什么精锐?”

“曳落河!”

这是一个称呼,一支流传几百年的精锐军队地称号,就像是南北朝时地白袍军一样,只要提到名字就会让人胆寒。biqμgètν

张尧地呼吸紧了一下,脸色严肃道:“晏相,非是下官无能惧怕,实在是那曳落河太过强悍……”

晏殊神色肃然:“这个老夫知道……典籍记载,前唐时安禄山率领三千曳落河便拦截住了郭子仪的数万精兵,更是凭此支军队险些打到长安城,致使玄宗望风而逃……”

“晏相高见末将不及也!”

这是存粹的拍马屁……

张尧担心自己会被晏殊斥责自己的胆怯,到时候就地把他给拿下,那真是连哭都没地方哭去。

“曳落河、曳落河……”

晏殊喃喃自语了几声,才悲催的发现他并不懂什么军事,于是回头问秦为道:“你可知晓这支军队?”

这个姿态让张尧松了一口气。

作为武人而言,他必须要听从晏殊的指令,毕竟他是赵祯钦封的元帅。

可他却又害怕临战之时,晏殊不听劝解,强行对战事指手画脚,甚至那阵图出来……结果大败之后他还得去背锅。

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才会有专业的效果啊!

可偏偏有些文官就要以自己文武双全为荣,然后一问可杀过敌,马上就原形毕露,说自己学的是万人敌。

万人敌大抵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意思,好似我一人站在这儿,就能挡住千军万马的攻势。

仿佛老子一挥手,就能干掉一个小朋友!

可大伙儿找遍了大宋文人需要读的书,经子史集一大堆,就特么没看到有教授怎么做统帅的。

但即便是这样,也没人谁敢去揭穿,大宋的文官太牛了,牛到逼急了连皇帝都得看他们的脸色。

幸好晏殊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去问了秦为,这就是一个极好的姿态和开端,毕竟秦为的军事才能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曳落河?”

秦为轻笑了一声,望着北方幽幽道:“晏公,辽国内部号称强军的不在少数,不说曳落河,记说耶律宗真此次亲来朔州,他身边怎可能没有精锐?恐怕此刻辽国的所有精锐,都已经聚集在这雁门关外了。”

晏殊再无疑虑,点点头道:“如此那就出使吧!”

一般每逢大战时,两军交战之前都会先礼节性的派出使者和谈,不管双方是否已经人脑子达成了狗脑子,但面儿上的事儿不能落下。

所以出使就成了一件又扯淡又庄严的事儿。

扯淡是因为一场大战绝不会因为几个使臣的哔哔而结束,而庄严的是,使臣代表了国家的脸面。

若出使的人性情软弱就会让敌国士气傲慢,一旦开战,双方气势都不一样了。

而若是太过于强硬……

容易挂。

说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那是口头上的客气,真要是把人惹急了,不斩你?不剁碎了你都是轻的。

于是乎大家左挑挑、右选选,觉得这个使者还真是不好找。

有气概的吧身份不够,身份够的吧又都是文官,少了那种武将震慑的气魄。

若是当年寇公还在就好了……大家不仅想起了那个抓着真宗胳膊逼着他御驾亲征的寇准。

于是等收拾好了的曹玘出来时,大家这发现使者的人选不就近在眼前么?

曹家武将出身,曹玘又是勋贵中难得能上的站场的,如此身份气势都有了,他不去还能谁去?

晏殊当即下令命曹玘出使北辽,后者也不废话当场领了军令。

……

“出发!”

曹玘意气风发的带着一百余军士出发了,恍然间,秦为只觉得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错觉。

那个……兄弟啊,我祝你安全回来。

雁门关外的山路崎岖,往下走了几里地后,众人终于来到一个不叫宽敞的地方,随行的文官不禁唏嘘一声。

“曹国公请看,那里……就是当年杨业大将军大破敌军的地方,时至今日,某都能感受那日战场之上的惨烈啊!”

文官大多交情,尤其是遇到这种气氛浓郁的地方,那就更加矫情了。

“忠魂千古!”

曹玘心情激荡,说道:“遥想当年杨公带领数千人抵挡辽国万余大军,可雁门关仍旧属于我大宋,那些鼓角争鸣,那些刀光剑影……有这些忠魂在此,我等岂敢懈怠?此行当昂首挺胸!”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