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棋道在人心(2 / 2)

象棋俗人 热情与痛苦 3465 字 2023-06-03

因为她好像找到了自己心中迷惑许久的答案。

……

或许是多了教导学生的责任,杨铮也给自己制定了训练计划。

他的棋力大概在代替棋呆子去参加展会时,就已经达到了自己的上限。虽然现在的上限足够让他应付着绝大部分的职业棋手,但面对像老周这样的顶尖高手明显还是没有太多胜算的。尤其在老周和东东对弈的那一局中,那种前所未有的压迫感也让他感觉到一丝危机。

自己的学生未来只会越来越强,而作为老师的自己也必须突破自己的上限,不断的去追寻着极限。

象棋的极限是什么呢?是超越所有人的计算能力?是把控棋盘和对手心理的大局观?还是身经百战的实战经验?

这个答案,太过复杂,就算是站在华夏象棋巅峰的老周也不能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

而且,这个答案,也是因人而异的。

为了能突破极限,杨铮第一次尝试着与电脑ai对局,面对着初级中级的人工智能,他的胜率高达95%,而面对互联网上最顶级的象棋人工智能,他的胜率却只有百分之五十。

这个数据若放在华夏象棋棋坛上,肯定会让很多人大吃一惊,也会让很多职业棋手感觉到自愧不如。但杨铮似乎并不满足,因为他知道,互联网所能搜索出的人工智能可远远没有那些大公司大企业的人工智能更加先进,他还知道,人工智能还在成长,它的上限甚至比人类的极限还要高。

为了让自己面对高级人工智能胜率提高,杨铮也在网络上查询过很多资料。现如今能够挑战并赢过人工智能的象棋棋手其实并不少。但是他们大多都是残局取胜。

并且,几乎所有象棋人都觉得超越人工智能的极限永远都会在象棋残局中。

其中就有一个被世人誉为512核电脑的棋手,他在采访中曾说过,自己潜心研究了几十多年的象棋残局,为的就是挑战人工智能。

当然他说的话真假不知道,但是他面对某家外企精心研究出的人工智能,他残局的胜率高达85%,这已经可以说是国内的记录,也是世界的记录。

这个人的名字叫苟阿么,虽然名字不好听,但是在象棋届里可是赫赫有名的。就连退出棋坛许久的老周都听说过他的名字,不过,老周对他的评价并不高,他经常说苟阿么是舍本求末,也说他忘记了象棋的根本。

杨铮也曾问过老周有关于象棋的根本是什么的问题,老周给出他的回答就是,象棋的根本就是人与人的对战。或许对于老周来说,一个文化想要流传下去,必须是人与人的对接,而不是人与机器的对接。

虽然老周说的是大实话,但现在的人又有几个能真正的听进去呢?

杨铮也因为苟阿么,对他的残局理论起了兴致。

通过网上资料,他得知这个男人居然开了一家棋社,专门教人残棋。这又让杨铮决定明天要去找苟阿么看看他的残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