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局已定(2 / 2)

“那样,我国都的安危将会无法得以保全,处于战火之间。”

“导致虽然我方早已有所西进的计划,却苦于一直无法实施。”

“现先生前来,可谓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

一番话语吐落至此。

杨阜已经是十分清楚对方的算计了。

随即面色澹然,语气上则是悠悠的说道:“雅丞相之意,是希望两国永结盟好。”

“我方可继续将重兵用以抗衡刘、孙叛贼,若有羌族部族起兵寇地,您方可予以助我军一臂之力。”

“而当贵军欲西进之际,我军亦理当出兵以此响应,以护佑国都林羌的安危,是否?”

“先生聪慧,不愧为中土大才矣!”

眼见着对方通过自己的一番话语就猜测出了后续的计划,雅丹也并不感到意外。

甚至,还透露着数分欣喜之色。

现在两方事项已经进行到谈判的地步

自然是没有必要继续花费口舌逞威了。

那与聪明人交谈,自然会少数分烦恼。

“既是先生已是有所猜测到这则构想,那丞相这面就不多做重复了,若没有丝毫异议的话,那今日的会谈便告一段落!”

“本相这就回返王城间禀明羌王此事,明日就召见予以磋商两国盟约一事。”

“不知先生觉得可否?”

一记记的言语徐徐落定。

杨阜自是未有丝毫异议,接连点头。

眼瞧着对方已是松动了语气,主动提及了联盟一事。

他心下方才是隐约间蓦然大松了一口气。

这多日以来,与之明争暗斗的交锋,并不是那么的轻松。

索性,结果还是好的。

目前看来,西羌国这面关乎于与己方联盟,并不排斥。

相反,他们还有此心思。

对于此,从出发之前的杨阜,就已经是有所预料到此事。

毕竟,两国之间现如今间并未有丝毫的利益瓜葛。

联盟反而能够互取所需。

并且,西羌国这面与近在迟尺的烧当羌等部族还是世仇。

那么即便是他们,也渴求寻找一方强有力的势力引为援。

短暂的在头脑里思索半响。

杨阜就彷佛是洞察一切。

二人虽各怀心思,可面上都各自流露欢声笑语。

“好,那阜就期待明日与西羌王的会面了。”

“一言为定!”

谈拢了此事,二人都各自身负使命,也就没有了闲聊的心思,各自散去。

从外围的草原奔回。

丞相雅丹径直往王宫回返,欲立即向西羌王彻里吉禀告此事的进展。

而另一面。

杨阜也是快速携侍卫返回驿站。

紧接着,他梳洗打扮一番,并于身间衣物上点满了留香。

既然次日就要与对方羌王会面,商谈重事。

那他作为一国使臣,自然也得庄重起来。

毕竟。

如今他不仅仅代表的就是自己,个人的装束亦是代表着整个国家的颜面。

大国气质不能玷污。

他自小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如今既领重任,定要重拾大汉对四方外夷间的风度。

自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受采纳后。

自此,他亦对儒家学说予以多加改进。

大汉这数百载间,官方所推崇的儒学就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主。

国家层面,也推“忠君爱国”的思想。

儒生们也纷纷深受其影响。

故而,多受熏陶的杨阜心间,早已注起了维护大汉王朝的心思。

纵使如今大汉衰微,他亦不能坐视在外夷间的威势逐步丧失殆尽。

两方都在针对着此事予以做足着充分的准备。

以待接下来的会谈。

那一面,骑乘着一匹精壮汗血宝马的丞相雅丹,也是很快就进入王城抵足了宫门口。

鉴于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身份。

宫中侍卫只是象征性的检查一番。

他就得以轻松入内。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汉羌间的习俗区别了。

在大汉这面,但凡是外臣觐见,不管官职多么显赫,都得脱履,取剑,单身上殿。

此乃是对天子的尊卑。

所谓尊卑有序,不可辜负!

而羌族这面,却是等级制度深严。

似丞相雅丹,除却西羌王彻里吉以外,还当真无人胆敢招惹。

宫门侍卫也只能是象征性的检查一番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