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缇骑四出(2 / 2)

红楼兵仙 木穴川 255 字 2个月前

就是什么都打点过去了,回了国那也不能松懈,因为指不定码头上或者军队、王宫里的谁就是大齐绣衣发展过来的线人甚至就是绣衣本人,神不知鬼不觉的把情报送出去,那大齐的舰队就来送温暖了

也就是这几年,周边的国家都长记性了,大齐刚开国那段时间,可有不少小国就是死在走私火炮上的。

“这么说来,是路上走私?”贾珠立马反应了过来,“那就是说.不一定是兵仗局的问题,九边的嫌疑也很大!”

“不是嫌疑大,而是九边就是有人参与进去了。”贾珲掀开木箱的盖子,将被锦袋包裹着的乐器从箱子里取了出来.

但凡要从汉地去准噶尔的地界,那肯定是要经过九边的一镇的,总不能是用海运运出去,然后从印度或者老巴、老阿甚至波斯的港口卸货再往北运吧?

那等花销,还不如让底下人肉身冲锋呢!

“目前来看,以甘肃镇、榆林镇以及宁夏镇的嫌疑最大,但这些地方的主官我都熟悉,虽然都干着走私盐铁的买卖,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也完全没有卖炮的胆子。”

走私盐铁还能推给底下人,说是治家不严让奴仆钻了空子,糊弄过去就行。可炮不一样,区区家奴可背不了这口锅,非要他们自己死一死才能完事。

“那还会有谁胆子这么大?”贾珠皱了皱眉,一时也没想到还会有谁能办到这种事情。

“想不到就先别想了,你一个鸿胪寺卿,操绣衣卫的心作甚?”贾珲打断了贾珠的思绪,没有再继续下去。

反正这件事情很好查,毕竟有资格有炮且容易流出的地方就那么几个,绣衣就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去问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贾珲心中一直有个猜测,可现在并没有发现什么确凿的证据

算了,我已经去信让他们夫妇俩去查了,想必过几天就能有结果了。

而最让贾珲牵挂的事情是,到底走私出去多少门炮,什么炮?

大将军炮肯定是不可能的,这玩意儿由于是前年才成功研发出来的重炮,每一门都是有编号的,失心疯才会走私这东西。

“算了,不想了,想来想去没用不说,还费神。来,开袋!”

正事聊完,该玩玩自己的事情了。

“嘿嘿,某家五年前从长安宗大匠那里定制的琵琶,终于做好了!”

贾珲将手探进锦袋,左手稍微摸索了一下便抓到了主杆,将其抓稳,右手猛地一拉.

哗!

平日里能值不少钱的锦袋在贾珲手中与那些破布麻袋毫无区别,就连贾珠都没有再关注那图案精巧复杂的锦袋一眼.

哥俩的眼睛现在已经全都长在了这副琵琶上.

一个字,绝!

两个字,漂亮!

三个字,无价之宝!

(日本正仓院藏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是当年的遣唐使从大陆带去日本的。主角定制的琵琶就是这个装饰,不过样式是四弦琵琶,笔力有限描写不出来,还是看图吧)

“啧啧啧,花里胡哨,不过如此!”贾珠只瞥了一眼,就一脸不屑的转过身去,只是嘴里的酸味都有点辣眼睛了.

贾珲笑的嘴角都快要咧到耳朵上了,一脸嘚瑟的捧着琵琶不停的在贾珠面前晃悠,恨得贾珠咬牙切齿恨不得一拳尅在贾珲脸上。

“嘿嘿嘿,想要就直说嘛,哥哥我.”

“就给我了?”贾珠脸上的嫉妒瞬间消散,转而一脸期待的与贾珲对视着

“你倒是挺会想,怎么可能!”贾珲冷笑一声,看着贾珠的脸色再次垮了下来。

“不过我可以把宗大匠的住址什么的给你,等过上几年,你也能拥有这样的一把琵琶了!”好歹是一起长大的堂兄弟,又是同好,贾珲虽然没有让给贾珠的意思,但给个地址也不算事。

“啊?这算了吧,我是知道我有几斤几两的,也就自娱自乐弹弹,怎么可能从宗大匠那里求到琵琶呢?”贾珠立马打起了退堂鼓。

“试试呗,万一成了呢?”

长安的宗大匠可以说是大齐最顶尖的乐器师傅了,泰山北斗的那种,若是论起制作琵琶,那更是无出其右,对宗大匠来说,放眼天下没一个能打的。

据说,他们老宗家从平康坊的燕来楼还没建立之时,就已经靠着制作琵琶这门手艺在长安站稳了脚跟,六七百年下来遇见的多次天灾人祸,也都靠着制作乐器的附带技能——木工而坚挺了下来。

所以对比其他制琴大家,老宗家有一个他们永远都无法超越的优势,那就是他们有很多祖上传下来的古工艺,无论是制琴还是装饰。

由此,虞、凉以及如今的大齐的各个贵族,都以得到一把宗家家主亲手制造的乐器为荣。

而有了这个待遇,宗家不可避免的飘了,给人制作琵琶的条件也越发苛刻,到了如今这一代的家主,脾气更大,也由于本身的弹奏水平颇佳,更是非知音不做!

按理说这样子正常人应该扭头就走去找其他大匠去做,饿死他个狗日的。

然而,嘿,那些个琵琶大家还有各家风雅的贵族还就吃这一套!

于是宗家的名声就更大了。

贾珲也是这群追求风雅的贵族之一,只不过与绝大多数人不同,人家是追求风雅,贾珲是手上有真本事。

一首文曲《月儿高》弹的宗大匠精神恍惚,外加一本纯手写武曲《霸王卸甲》的选段《垓下酣战》的工尺谱,宗大匠看完,纳头便要给贾珲磕一个.

虽说由于被贾珲一只手提溜起来没有磕成,但宗大匠还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要用最好的材料与最好的手艺,给贾大家量身定制一把足以传家的好琵琶,还分文不取,还说什么“不能让区区阿堵物坏了这份知音之情”。

贾珲拗不过他,便听之任之,白得了一把足以传家传世的好琵琶.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