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石承的疑问(2 / 2)

怪客心刃 吴下阿铭 423 字 7个月前

“联盟汗国和魏国是当世两个最强大的国家,自从魏国的上上代皇帝宣布重返北西陆后,两国之间激化的竞争和争斗至今已经持续了足足六十年了。两国敌对状态最严重的时候,都出现过逮捕本国境内的对方子民一事。有一次魏人在抓人时,甚至用了一个很可笑但也很简单的理由,你的通关文牒是你们国家的官府开出的,所以我有理由怀疑你是你们国家派来的间谍。”

“这个头一开,这种事情也多了起来,为了避免麻烦,很多要去对方国家办事的人就不会找本国官府开文牒了,而是找一个比较可靠的商会或宗门开出证明,然后这些商会和宗门再将信息报备给本国的官府,本国官府批准后便可以出行了。”

“虽然这个办法听起来有些掩耳盗铃,但也确实能起到避嫌的作用。我的文牒就是西陆的药师商会开出来的,而且我还是他们的银牌成员。魏国皇帝可能不会给联盟汗国的使臣好脸色看,但是药师商会名义上既不是被某个国家直接控制,核心成员又是一帮丹师,所以他肯定会给药师商会一些面子的。魏国的皇帝尚且如此,就更不要说西漠国的一个钦差了。”

“跟着你总有种抱上大粗腿的感觉。”吴能感慨了一阵,又叹息道:“其实大家同为人族的一员,互相之间何必如此敌视,勾心斗角,有些事情就不能试着去化解吗?我听闻上古诸神时代,在诸神共治之下,天下人族融洽如一家,也不知道现在的人族何时能再实现这一幕。”

石承轻轻地笑了一声,说道:“亲兄弟还要明算账呢,更不用说联盟汗国和魏国这两个国家。理念上的矛盾、产业上的竞争、族群歧视以及彼此对抗了数十年所积累下来的仇恨……这些随便拿出一个来在当下都是难以踢开的拦路虎。感化和和解只是小说话本当中会出现的东西,从现实和历史的角度来看,两个当世最强的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倾轧,最终的结果只有一方的倒下,和另一方的彻底胜出,很少会有别的结局。不过有意思的是,这两百多年来唯一一次促成了两国表面上合作的,只有二十六年前的魃族之乱了。”

吴能低下了头,一时无言。过了一会,他抬起头来看向铁面,问道:“老铁,那你的文牒又是谁给开的?”

“玉山武院,”铁面说道:“我曾经救过他们的一个核心弟子。”

见话题说的有些偏了,石承想了想,开口说道:“不说这些了,我刚刚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觉得,方才在官府内,心中有些说不出的古怪感?”

此言一出,吴能和铁面眼中都不约而同地闪过了一抹疑惑。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那个孙姓钦差使官服上的徽记……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他居然是个武官。”石承自顾自地说道,“斜阳道横贯了西漠国西部的三个郡,按照魏国、弥云国、吴国和西漠国这些北海人国家的官场习俗,如果要派遣一名官员去总督多个郡的事务,往往会挑选一名正四品以上的文职京官,临时委以从二品的巡抚使一职,以朝廷特使的名义出外办公。但为什么这次却打破了惯例,找了一个武官来做这种事情。我虽然对北海系国家的官场研究不多,但是刑察院的最高阶武官,可能也就是正四品吧。”

一语惊醒梦中人,吴能本就是从东陆吴国而来,他比铁面更快地反应了过来。吴能重重地拍了下自己的脑门,叫道:“对啊,我怎么没注意到这一点。难道说……西漠国的王室和高级官员,其实并不想查清斜阳道失踪案?!”

“难怪。”铁面说道,“东陆国家官场上的一些风气我也有所耳闻,这样子的钦差大臣恐怕想要服众都难,怪不得那个城主和那个武官之间很不对付。”

想到了这一层,三个人脸上的表情不禁没有轻松下来,反而是愈发地难看了起来。石承等人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很可怕的可能性。那就是,西漠国的王室和高级官员可能在斜阳道失踪案里有利益牵扯。如果三人要追查的那股势力和失踪案有关,甚至是失踪案的幕后黑手的话,那它们会不会和西漠国的高层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往来呢?

但是石承的心中不愿认同这个想法,他总觉得,这一切的背后可能还有别的原因。

石承看了看两个同伴,出言安慰道:“这些都只是猜测而已,我们走一步看一步,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想一个办法能够尽快参与到当地官府对斜阳道的调查当中。”

石承虽然语气轻松,但是他的双眼中却带着一丝焦虑,他看向通铺中的一幅山水画,轻轻地叹了口气。

“不管到底如何,它们这些年来暗中积蓄的能量,恐怕比我想得都要大。前面的路,越来越不好走了。”石承心中暗暗地想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