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9 与李嘉成的新合作(2 / 2)

恒隆集团就是第一个,但它也是因为本身之前有危机,才被容易拿下,其他的,还是得协商的。

银行贷款,两个方面被地产商看重,一个是利息,另外一个就是额度,这两个对银行来说一个是利润一个是风险控制,一般都要讲究一个平衡,因此,地产商也很难拿到大的折扣。

“陈生给出的提议,可真是难让人拒绝啊。”李嘉成思考片刻后说道。

对于地产商来说,银行利息自然越低越好,可额度是更重要的,一旦额度高,理论上来说,就能付出更小的自有资金,那么就可以同时经营更多的项目,这样一来,获得的利润就能大幅度甚至翻倍提高。

当然,如果出问题了,风险也是翻倍的提高。这就要看市场以及个人眼光了,而如今,地产市场显然即将恢复,而他对自己的眼光也有着非常大的自信。

“在香港的地产行业,我其实最看好的就是长江实业,以及李生你的经营能力,所以我也希望能够与李生达成长期合作。”陈志文说道。

海信银行是不能贷款给置地、和黄等与老板有密切关系的公司的,这是香港内的法律限制,虽说也不是没办法饶过去,可那也只能是小规模,涉及到几十亿港元级别的,很难操作,即使能做到,为了掩护,也没什么利润了,且这种行为,是打港府的脸,也容易留下把柄,没必要做这种事,还不如直接找李嘉成这样的未来地产豪商。

地产行业,对于银行资金的需求是极大的,未来几乎每个国家,都是如此,这也是房地产绑架整个国家金融的根本原因所在。

“可是,陈生,你也应该知道,长江实业与汇丰的关系,很不错,基本上大部分业务,也都是给汇丰的。”李嘉成踌躇片刻后说道。

“这我知道,可汇丰不也同样获利了吗?这本身也就是正常的交易而已,难道说汇丰又给了你什么非常大的好处?”陈志文淡笑说道。

原先历史上,汇丰与长江实业的合作,关系密切,其根本原因是1979年,沈弼将和黄以超低价格卖给了李嘉成,这种交易的背后,肯定还有着其他很多条件,估计最基本的就是贷款必须从汇丰贷了。

可这一世可没有这回事,汇丰虽然也示好李嘉成,但也就是纯粹的合作,没有什么特殊利益关系。

更不要说即使在原先历史上,当沈弼退休几年之后,长江实业与汇丰的关系也就没之前那么好了,甚至还发生了因为汇丰要辅助港府打压房价,长江实业等地产公司还联手对抗银行的事件。

维持稳定长期关系的前提,是有着稳定的长期利益,人与人之间是如此,公司与公司之间也是如此,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差不多。

“这的确也没有,可我也不方便直接立刻转向。”李嘉成说道。

“这我明白,不需要立刻,慢慢来就行了,以后还是靠服务,海信与汇丰,谁更好,你就选谁。”陈志文淡笑说道:“另外就是你如果在海外投资,我们也可以协商,汇丰在这方面,应该比较谨慎吧?”

未来的历史,必然会变,李嘉成在海外会投资什么,陈志文也不知道,还会不会与原先历史上那样成功,也不知道,可作为后世那样成功的一个人,风险相对其他人来说肯定要低了,相比于成功后的收益,一点点风险也算不了什么,做生意,又哪有没风险的事?

“好,如果有机会,我肯定考虑与海信的合作。”李嘉成点点头说道,他虽然与汇丰合作几年了,但也的确不存在排他性的协议,只是因为沈弼颇为信任他,汇丰又是香港第一大银行,正常情况下,她自然也不太需要考虑其他银行了。

海信的规模虽然比汇丰低,但背后的陈志文实力更强,未来什么样还很难说,多一个选择肯定是好的,且也能降低自己太过于依赖一家银行的风险。

“陈生,冒昧问一句,为何给长江实业这样优惠的条件?”李嘉成问道,银行业之间有竞争争取大客户也正常,但似乎有点对自己太好了。

“我是对香港的未来有信心。”陈志文笑了笑说道:“李生,你可不是唯一的一个。”

“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李嘉成点点头说道。

“还有一件事,你也知道我收购了长江实业的股票,我可以告诉你,我一共有15.99%的股份,且不会超过16%。”陈志文又说道:“因为一旦超过了,海信银行作为我的独资银行,就不能给你贷款了,同样,一旦海信银行大量借钱给你,你也就不用担心我会强行收购长江实业了!”

“我明白了。”李嘉成听完后,心中的大石头也立刻放了下来。

在香港,陈志文已经先后收购了和黄与怡和,会德丰如今因为主业航运公司碰到世界性的航运大衰退而损失惨重,太古则是被本家族控股超过50%,没有这方面的忧虑。

那么陈志文会不会对华资下手,就成了所有华人地产大亨的担忧。

不过,如果是以这样的合作模式,那也就不用担心了。(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