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1975年的个人机遇(2 / 2)

实际上,汇丰的股票在未来的收益率也很高,丝毫不低于后世比较出名的可口可乐、伯克希尔哈撒韦等等,只是汇丰作为香港的“准央行”,是受法律保护的,任何机构也不能收购超过1%的汇丰银行股票,这使得香港所有的大型英资中,唯二不用担心被收购的财团。

另外一个是自己持有自己股票超过50%的太古集团。

不过这个收益率是以几十年为单位,陈志文自然不感兴趣,他现在投资的对象,要么短期内能够获得翻倍的回报,要么就是有战略方面的价值,比如沃尔玛超市,如果能够与沃尔顿家族达成一定的合作,凭借着在香港的布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会对整个东南亚以及内地有着不可小觑的超强影响力。

以好市多及沃尔玛的规模,十几年后光是日用品的贸易订单量至少以十亿美元为单位,这种级别的轻工业订单,哪个国家或者地区不想要?不怎么赚钱也能轻松解决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就业!而稳定就业是所有国家头疼的问题。

而类似汇丰这种长期持有才能够获利的股票,等到80年代科技公司中一抓一大把,也要强得多。

“好的,谢谢陈生。”安琪笑着说道。

“小事。”陈志文顿了顿,说道:“其实更简单的方法就是买房,银行的贷款是杠杆,公司在这方面的操作你也大概知道一点,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比买股票的利润还要高,除非你在股票市场也玩杠杆,但地产市场已经有了成熟了信贷体系,股票市场没什么钱的人玩不起来,没机会。”

“那买哪的房子比较好?工业地皮我也买不起啊。”安琪问道,工业地产的价格比住宅便宜很多,但没有一个面积小的,总价格要比投资住宅贵的多的多。

“就太古城吧,他们今年应该要开盘了,你可以去看看,你也知道我几个月前买了不少套。”陈志文笑着说道。

“太古城,我记一下。”安琪拿出小本本,在上面记录了下来。

“这样吧,以非官方的名义,你去建议公司内部有一点储蓄的人,考虑去太古城买房子,大家自己负责,觉得好的就买,觉得不好就算了,如果真的想买,公司这边也推出一个福利,提供一定的无息或者低息贷款。”陈志文想了想又说道。

美的、红牛、星河等公司这两年发展的还算不错,也基本上熬出头,根基已经打好,后续就会进入按照他预定的发展计划中,是时候给予一定的福利了,只不过现在还没到获得巨额回报的时候,大规模奖赏不太可能,但完全可以借着即将起飞的地产市场来给一波奖励。

地产市场即将开始起飞,今年入场是成本最低的一年,太古城也是非常好的位置,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个时候咬牙入手一套,可能等于多赚了一辈子的钱,入手两套,十几年后就可以躺平了。

这也算是1975年的个人机遇。

陈志文要做的就是提供一定的帮助,在背后推一把,不过选择权还是在自己,要是觉得有风险不肯买,无视即可。

“好的,那我先把消息传下去。”安琪答应道。

(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